第十九章 搏生死无惧摧花手03(1/4)
3
新君朱瞻基在文华殿内召见杨士奇、杨荣、杨溥、夏原吉、蹇义等几位心腹大臣。
朱瞻基道:“朕刚刚收到汉王的贺表,恭贺朕登基。他还附上了四条治国方略,殷殷切切,很有些道理,拳拳报国似有忠心。”
这位自小就卷入宫廷斗争的新君少年老成,颇有城府,他故意抛出这番话,试探这几位庙堂重臣的反应。
夏原吉出列:“陛下千万不可信他。汉王对先帝仁宗皇帝都一直多有不服,如今陛下承继了大统,他岂会甘心?什么治国方略,他那是在麻痹陛下啊!”
蹇义奏道:“夏大人说的对。汉王野心勃勃,他确实是在麻痹陛下,以此来换取时间,做造反的准备。”
“他那点儿小心思朕岂能不知?”朱瞻基笑笑。“朕自南京北归时,他就在水陆两道埋下了伏兵。幸亏蔡信的侄女蔡小芹在扬州城及时提醒朕,朕改道安徽、河南和北直隶,才没入他的圈套!”
“陛下洪福齐天!”杨荣替主上庆幸。
夏原吉奏道:“那陛下还犹豫什么?赶紧治他的罪,削藩呀!”
朱瞻基摇摇头。“先帝尸骨未寒,朕不忍心这个时候就对亲叔叔动手,让全天下看笑话。他可以不仁,朕不能不义。此刻朕非但不动他,还要赏他。”
“不罚反赏?”夏原吉不解。
“对,朕要赏他,赏他与赵王这两位皇叔,每人八十顷良田。”
“陛下如此大度,真仁君也!”杨荣言不由衷地说。
夏原吉奏道:“话虽如此,可朝廷对汉王不能不防。汉王野心勃勃,桀骜不驯,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蹇义奏道:“夏大人说的对,防人之心不可无,朝廷在军事上一定要做足准备,以防他二次靖难。”
朱瞻基最听不得什么二次靖难,冷笑道:“京城有张辅,有朱勇,有京军三大营,他一个藩王,莫非还敢贸然来犯不成?”
夏原吉提醒:“张辅和朱勇可都是靖难勋臣,与汉王有过命的交情啊!”
话说到了实处,大臣们面面相觑。
朱瞻基道:“夏爱卿提醒的是。那你们说说,谁可担纲京城防务?”
杨士奇出列:“臣建议将巡视边塞的镇朔大将军薛禄调回京师。薛将军智勇兼备,所向成功,未尝败北。将他调回,统领三大营,京师可保无虞。”
朱瞻基有些犹豫。“阳武侯忠勇可嘉,可据朕所知,他也是靖难功臣啊。”
“陛下是担心他会与汉王有私?”杨士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