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降天火篡心悄起04(2/5)
“罪己诏?”
“对,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
“好啊!”妙锦鼓励他道。“你有这种态度就好!想当年汉武帝颁布《轮台诏令》,检讨了自己的穷兵黩武,调整了帝国的发展政策,他最终仍不失为一位伟大的君主。”
“说做就做。李童!”朱棣高喊。
李童走进:“李童在!”
“笔墨伺候。朕要亲自起草一份罪己诏!”
※
刊有永乐帝罪己诏的邸报传抵乐安时,汉王朱高煦格外兴奋。他特意把朱恒和王斌叫到自己的书房。
“父皇下了一道罪己诏!”朱高煦晃动着手中的邸报。“看看!看看!”
“臣等已经知悉。”朱恒道。
朱高煦展开邸报,挑重点高声朗读:“‘现有不便于民及诸不急之务者,悉皆停止,用疏困弊,仰答天心。’哈!他也有不敢再大兴土木的时候?还有这段,‘从即日起,改在奉天门听政,文华殿办
(本章未完,请翻页)
公。’好好好!文华殿是东宫的地盘,这回孤的这个胖哥哥也只好乖乖给他爹腾地儿了!”
朱恒道:“据从北京回来的人说,三大殿被焚,不少人都拍手称快呢,说这是上天对皇上诛杀两千八百名宫女的震怒。”
“这回皇帝也知道报应不爽了。”王斌幸灾乐祸。
朱高煦道:“三大殿启用仅三个月便被焚毁,这肯定是天兆。”
“当然是天兆,”朱恒道。“今上的名讳从木,木毁于火,终于应验了。”
“幸亏我们在东昌南集盖的真武庙没用木头,避免了火焚。先生有先见之明啊!”朱高煦深感庆幸。
王斌道:“话虽如此,只可惜,这场大火并没有撼动东宫的根基。”
“太子的背后是圣上,只要这个后台还在,那位爷的根基恐怕就很难撼动,除非……”朱恒欲言又止。
“除非什么?”朱高煦急着想听。
“除非他的后台坍塌。”
“先生是说父皇归天?”一肚子怨气的朱高煦已毫无忌讳,口不择言。
朱恒没有回答,只是意味深长地看着他。
朱高煦道:“父皇虽已年逾花甲,却仍精神矍铄,硬朗得很。归天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孤真有些等不及了呢!”
“等不及就送他老人家一程。”朱恒的口气轻描淡写,仿佛随口一说。
“弑君?”朱高煦有些吃惊。
“此话就当臣没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