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意外收获(1/4)
在李昭的计划里,李家村推进机械化势在必行。就以李家村为例,现在只有四百多口人,其中几岁的小孩子就有几十人,再大一点的也有几十,再去掉老人,其实劳动力并不多,也就二百多人,他们需要种田、除草还要搞好副业。
就以现在的耕地面积来说,每人大概已经需要管理五亩地了,这是在基本没有什么机械的情况下。而李昭的目标怎么可能只局限于一千多亩地呢要知道李昭刚来的时候,村里才四百多亩田,人口不到四百,五年时间,开垦了六七百亩。
这还是基本没有机械的情况下实现的,不仅如此,村里还挖了几里远的沟渠,每年还要提供几千棵树的木材,又要跟着李昭搞试验,其实人力一直都很紧张。
如果能推进机械化,那么十年内,最少还可以开垦出三千亩地,到时候有四千亩耕地打底,对于一个不过五六百人口的村子来说,收入绝对是天花板级别的。
这时苏雅也采访完成,来到李昭身边,这时也是非常兴奋的和李父说道:“叔叔,你们这也太厉害了,完全没有用化肥,产量还可以这么高,几位专家都说了,那些用蚓土最多的地,基本可以保证亩产突破八百斤了。”
苏雅的高兴溢于言表,很简单,就这一点,她的新闻稳了。再算上不同角度的报道小孩子的新闻,那两篇稿子基本都有保障,哪会不开心,这是收获满满。
这时李父也很高兴,这算是这些年最好的答卷了,担任村长,看着村民们吃不饱饭,只要有点担当,心里就过意不去。说道:“是啊,到八百斤应该没有多大问题,谁能想到这小小的蚯蚓能有这么大的作用啊。”要知道刚开始的时候,村民其实对于养蚯蚓也不怎么在意,也是一次次试验才让他们有了信心。
这一次量起来后,第一次大田试验,就取得了这样的成果,生态农业的构想算是深入人心了。从这几天村民干活的热情劲就能看出,人们的精神面貌不一样了,以往种田也就奔着吃饱饭,干多干少差别不大,基本都是饿不死也吃不饱。
现在不同了,村民们的眼里也是带着光的,这产量上去了,吃饱饭已经成了必然。而且李昭搞得生态农业,村里人是最早知道的,现在已经有了切身的体会,这日子也算有了盼头。开始的时候还觉得李昭是在吹牛,现在再回头看看,才发现,自己这是已经走在未来的康庄大道上了。
李昭和老爹又聊了一会家常,就带着苏雅继续去逛逛了,看着干劲十足的村民,李昭和苏雅道:“再采访一些村民吧,这样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写报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