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学生来了(2/3)
少类型的染色剂。县里纺织厂生产的都是白布,现在已经在筹划搞染印厂,直接用化学染料。
机械这一块,有大家的帮忙,进度快了不少,原先的机床已经大变样了,还进行了自我繁殖,已经按照何霖煦、胡寅旭的设计,制作出了新的机器。
王致远上次去的时候,大家正在做一种小型农机,以柴油发电机为动力,车床加工出了不少零件,拼在一起,做了一个集收割、耕地、播种等为一体的小型农机,一个小时可以2亩地。大家给王致远介绍后,还准备大量生产。
王致远问了一下成本后,赶紧制止了,除去柴油机1000多元外,其他零件即使规模生产,也要200多元。种一亩地一年也就30多元的收入,买一台机器,猴年马月才能回本,没有人会买,也买不起。
王致远说道:“我们现在搞工业,不能争一时之长短,只要坚持继续发展就行,机器很有意义,但现在不合适,以后机器是不愁销路的。”大家听了也很受鼓舞,继续投入了研发中。
(这种小型农机在58年有一个大学生在生产队弄出来了,后来山东推广过1000多台,《红旗》报道过。)
县城扩建的区域,6月份连装修都完工了,都是5层高的小楼,房子都是两室一厅、三室一厅等类型的,原本是准备安排县里的干部入住的,现在都分给了这些大学生和老师。
由于来的人数众多,单身的就一人一个房间,老师如果带家庭的就单独分一个小房子,这个时代的房子还没有公摊什么的,样式也是很新颖,还配备了自来水、厕所等,大家住起来也很满意。
还留了不少给后面来的学生,到了7月10日,这些人也陆陆续续地过来了,王致远出面招待了几次,凡是同意留下的,先暂时分一间房住着,后面再盖房子分配。
第二批到来的学生留下来了875名,大部分都是理工科的同学,留在通和县的学生占了河北理工科毕业人数的三分之一还多。各学校是气得牙痒痒,但是省里也没什么动作,学校也是没有办法。
王致远当初承诺过,要给这些人干部的身份,选择留在通和县的学生和老师一共有1263人,还好通和县干部队伍不多,加上这些老师和学生,也没有超过3000人,还在编制名额之内。
干部身份要给,但是每个人的资料档案也是要审查一下,好在大家的档案都被王致远请张书记调到了通和县,不然这项工作搞一年都完不成。
县委办公室的同志,现在是加班加点的审核查看,王致远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