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甄父的来电(3/4)
头扎进了华国股市,没成想,这一扎让老甄发现了大金矿。
凭借出色的政策感悟力和不俗的金融天赋,甄国兴很快就干成了小有名气的民间牛散,以及到后来发展成为实力雄厚的地方游资大佬。
赚钱赚太快的人往往都不会有好下场,不是下去了就是进去了,这一点在金融领域表现尤为明显。甄国兴牛就牛在他在最风光的时候及时收手落袋为安,不仅留住了胜利的果实,也没有让自己处于危险的境地,不像同时期的另外几位大佬,钱越赚越多,到最后不是进去了,就是不知怎么地就没了。紧随其后,资本市场少了一位兴风作浪的游资敢死队队长,娱乐圈却多了一家唱片公司,一家名为天籁音乐的唱片公司随后注资成立,而顾言跟老甄家的另一段情谊就要从天籁音乐说起。
天籁唱片创立于90年代,那个时期是唱片的黄金年代,虽然当时内地的本土音乐产业发展非常落后,但是天籁通过与香江地区很多大音乐公司合作,天籁还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可是这一切从进入到千禧年之后就慢慢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在顾言和甄开心的大学时代。
香江地区的音乐产业开始慢慢下滑,而湾湾地区却开始逐渐引领流行歌曲的潮流。那个时候,互联网开始普及,流行音乐界更是开始了神仙打架的时代,一个个知名歌手不光唱得好,长得美丽帅气,那写歌编曲的能力也是让很多老牌词曲作者望尘莫及。直到这个时候,甄国兴和一众合伙人才发现,搞了十年的音乐公司说到底竟然是个销售公司,除了搬运香江地区的音乐产品,自家公司竟然都没怎么培养起自己的歌手和艺人。香江的大佬日子不好过,到他们这边也一样,内地市场唱片虽然仍然是个大风口,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距离日薄西山也肯定不远了。
大环境的改变和同行的内卷,以及更重要的是优秀资源的匮乏,天籁很快就陷入了危机。
当时的甄国兴还希望自家儿子能大显身手写几首优秀的歌曲挽救公司于水火之中,但是现实就是,甄开心到现在为止除了创作了几首比较有趣的儿歌外,就连一首口水歌都没有写过,这让当时的甄父很无奈,直到他听说了儿子的同学,一个叫顾言的魔音才子。
天籁想要发展,那就必须自己培养歌手和艺人,由于当时的天籁不像现在定位于多元化发展,当时甄国兴就一门心思地想要捧出几个知名的歌手出来,让天籁彻底成为名副其实的音乐公司而不是一家披着音乐面具的贸易公司。
可是歌手好找,大不了可以花时间慢慢培养,但是优秀的作品却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