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同志(2/3)
本书,作者的稿费只占成本的%以内,甚至不到1%,大头都被出版商和经销商赚走了。
这都不算什么,因为还有一些出版商要求作者自己出钱,负责印刷和铺货的费用,然后卖书的钱也和作者没关系。
这种传闻是真是假,王德宝无从分辨,但是作者的稿费在出版物成本中占比不大,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至于这钱是被出版商还是经销商赚走了,谁晓得的呢,反正写作这一行,历来都是金字塔结构,真正能用稿费养活自己的作者,从来都只是极少数人而已。
王德宝没打算成为全职作家,搞原创,死路一条。
不过作家这个身份,在80-90年代,还是很好使的,起码也是个不错的保护色。
“千字0也就是这几年,再过几年,至少要千字100起步,甚至是千字千元。”王德宝说完大实话,然后又无奈地往回兜了兜:“当然,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我说的是,如果将来我不差钱了,我自己办个杂志,我就这么给作者开稿费,我就是想让优秀的作家,都能靠优秀的作品,过上优渥的生活。”
废话,肯定要往回兜啊,别说是现在的1984年了,哪怕是30年后,物价比现在涨了百倍,能拿到千字100的作者也是凤毛麟角。
反倒是稿税的起征点几十年不变,收的贼狠。
其实,赛车手韩是给作者开过千字千元的稿费的,他觉得这个价格才对得起作者脑力的原创成果,但结果呢?他办的杂志,一期都没能发行。
“你比我敢想。”郑大神拍了拍王德宝的肩膀,有些唏嘘。
这个话题聊下来,让郑大神对于王德宝的印象,变得更加好了。
因为两人的共同话题是真的多,关键看法也接近。这就让郑大神颇有一种找到同志的感觉。这种志同道合的感觉,真的太好了。
郑大神一直觉得自己的想法是比较激进的,但是和王德宝一聊,他发现王德宝的想法,比他更激进。
“其实我也构思了几个作品,但是这大半年,家里发生的事情太多了,我也是这两天才安稳下来,”王德宝迅速地转移话题:“回头我也给儿童文学投稿,如果侥幸能过稿,到时候郑老师一定要帮我签个名。”
“正好我认识儿童文学的编辑,我帮你介绍。”郑大神热情地说道:“就是帮你简化一下审稿流程,过稿标准还是不变的。”
“那就再好不过了。”王德宝顿时大喜过望,他想的可不就是这点事儿吗?
要是一审、二审、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