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好兄弟阿尔加利亚(上)(1/6)
既然谈到了战争,那么出现在这里的,当然不是尼古拉-彼得罗维奇-鲁缅采夫,而是彼得-亚历山德罗维奇-鲁缅采夫-扎杜奈斯基。
此时他正迈着坚毅的步伐,一名少将的军衔,向着海滩上迎接他的海宁走过来。
“校长。”他敬了个军礼,喊出了一句让海宁多少有些尴尬的称呼——作为俄国当代最为出色的将领之一,环球集团之前进修的军事学院,原本是整个环球集团里最高等的缅北军校。但因为军事需求的不断扩张,加上盟友也派出了大量将士来参与学习,因此缅北军校进行了大范围的扩张。新的校区也不可能再聚集在缅北地区,相反整个环球集团的失控区域里都充满了这些学校的身影。鲁缅采夫所就读的那一所,正是在印度西北地区建立的旁遮普分校。
由于旁遮普地区承担着警戒阿富汗、蚕食印度土邦、威慑波斯诸侯的艰巨任务,所以在那里汇集了许多集团内部的高级将领,加上作为工业基地的克尔曼省就在附近,所以这所分校也能够学到很多先进装备的使用方法。凡此种种,终于让这所分校拥有了曾在鲁缅采夫等天才的能力。
至于校长这个称呼,来源于环球集团高层尤其是紫金的安排,由于海宁曾经扮演过教师的角色,而且一直在旅行的过程当中,不断的为孩子们拍摄教学素材,因此许多孩子都对海宁产生了仰慕之情。高层们不想错过这个绝佳的机会,他们要收揽,人心维系集团的内部忠诚,因此便将校长这个帽子扣在了海宁头上。
说实在的,海宁这个校长当的其实并不称职。自从他穿越到这里以来,军校这种东西就基本与他无缘,虽然他也知道这是体系内部最为重要的人才培养体制之一,但却从来没有亲身参与过,虽然他也是军伍出身,但不知为何,在这个时空却偏偏与之没有任何多余的瓜葛。
所以,海宁不仅仅是因为和常凯申获得了相同的位置而尴尬,更是因为他基本上无法承载这两个字所带来的责任。
不过,如今他们要面临的就是战场了,所以,连繁文缛节都算不上的内心惶惑就更加不值得一提了。海宁客气地与鲁缅采夫握了握手,在简单的询问了几句之后,就与他一起率军向试点区域的方向靠拢。
在和奥斯曼帝国的协定当中,阿尔及利亚的这块试点区域被划分的十分广袤,不过其中大部分地区都不是什么富庶地带,但这显然没有考验到阿尔加利亚的管理才能。这里虽然没有什么明确的矿产资源,但却充斥着中东世界的贪婪无度,因此阿尔加利亚在此重点发展的就是博彩行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