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钱隆(2/6)
队和当地的牧民爆发任何的不愉快,而这样的观点也很快得到了一个有力的支持,当然这个支持不是正面的,而是一位来自喀尔喀的蒙古首领发起的叛乱。
青衮扎布的部落也在清朝军队的劫掠范围之内,而且损失还比较大,至少已经接近了他的承受底线。
当然这个家伙的脾气可能是有些问题的,所以他的承受底线比其他人要稍微低一些,不过这肯定不能责怪是他的责任,哪有抢劫发生之后去责怪被抢的人不够忍受的道理,这种王八羔子才会去讲的道理,肯定不在海宁的考量范围之内。
但任性终究是现实的,即便揭竿而起的所谓正义之师,不想做出某些数典忘宗的举动,他周围的人和各方势力也不得不提醒他:这种行为必然会激怒乾隆皇帝,而后者肯定会派遣军队来围剿他,想要让自己坚持真理的行为得到丰硕的成果,那他就不得不在外交上举得一定的成就,而喀尔喀蒙古既然位于清朝和俄国的势力边缘,那么借助俄国人的力量来对抗清朝,就成为了这群人的不二之选。
甚至,他们还想要和阿玛尔萨那妖相呼应,毕竟比起俄国人来说,他们双方还都是蒙古后裔,彼此之间存在着的亲缘关系,让她们似乎可以更加相信合作的诚意。
青衮扎布面临着的另外一个选择,是在历史上不同出现过的环球集团。虽然草原上的所有人都清楚海宁与乾隆皇帝的关系十分密切,在环球集团在草原上的所作所为,却让所有人都看到了他们对清肠的威胁。而且,环球集团在俄国那边也有着很高的发言权。甚至蒙古各部早就已经有人在猜测,乾隆皇帝之所以给予海宁如此之高的位置,纯粹是为了拉拢并防备他从俄国那边对大清构成威胁。
这样一来,这个人就显得格外重要了起来。
因此他派遣使者去和蒙古草原上的那些试点区域的负责人进行联络,甚至派出了一个儿子前往遥远的哈萨克草原去寻觅海宁的踪影。
这些行为并没能完全逃脱清朝艳羡的关注,但如今的蒙古草原局势混乱,大规模劫掠造成的反抗,也对清朝的行军路线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公然掀起了反叛,更是让朝廷决议撤回正在前线围剿阿睦尔撒纳的军队,以充分保证有生力量的安全和进一步作战的可能。
不过这次大规模的后撤,其造成的负面影响并不如原来历史上的那样大,因为环球集团在哈密地区也拥有一个面积广阔的试点区域,而他们并不主张在这种情况下撤退,反而依托于来自俄国和哈萨克草原的补给,继续苦苦支撑着。
晋朝的有些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