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小熊猫奖(1/6)
而且,海宁根本就不需要担心没人承认他的领土主张,现在有很多欧陆强国,都希望能够在他的帮助之下实现海外拓展的梦想。再加上欧陆各国之间互相倾轧也很严重,所以即便某些领土主张侵犯到了某几个国家的利益,也不用担心会没有其他国家站出来支持你,相反他们巴不得这个世界更热闹一些。
这是欧洲人的传统观点了,传统到这个逻辑时常都会发挥自己的作用,以至于现在就有些热闹,可以凑而环球集团也可以捡些现成的热闹,争取让交战的双方,至少是其中的一方承认自己的领土主张。
比如,1753年12月,原本应于10月爆发的英法殖民地冲突,在推迟了两个月之后还是出现在了世人面前。
和原本的历史上相同的是,造成这一次冲突的原因,是与法国人结盟的印第安部落驱逐了在当地活动的英国人,导致后者直接向法国宣战。
英法两国,即便在殖民地方面也不是什么实力悬殊的对手,因此他们的争执肯定是会旷日持久的。这样的好机会,环球集团当然不会错过。
所以他们立刻向北美殖民地的法**队派出了数量不菲的后勤增援,并且派遣一支精锐军队从马里兰出发,袭击了附近的英属北美殖民地。
法王路易十五对这种坚守盟约的行为给予了高度表扬,因此想都没想就同意支持海宁的某些领土主张。
海宁的扩大实控范围的计划,就这样顺利的迈出了第一步。
同月,学术界也有很多大佬迈出了坚实的前进脚步。因为陪同拉祖莫夫斯基前去说服海宁的欧拉,也奉上了一份迟来的举动,原本应于8月4日寄给哥德巴赫的书信,在12月6号才最终寄出。
这封书信的主要内容是像哥德巴赫介绍了他在费马大定理方面的一些学术成就。
哥德巴赫也是当时还在世的著名的数学家。
他在1742年进入俄国外交部工作,这也是俄国当时四处搜罗欧洲人才的产物之一。
不过他虽然与身处东欧,却没有忘记和其他数学界的顶尖人才进行交流,他的书信收发着包括欧拉、莱布尼茨这样的业内翘楚,以及当时赫赫有名的尼古拉斯-伯努利。
瑞士联邦的伯努利家族是个长盛不衰一百多年的数学界奇葩。在海宁活跃的这个1753年里,他们仍然有包括尼古拉斯第二——应该翻译成二世,但可能因为他们家族的学术成就太高,导致早早的进入了中国翻译家的视线,因为当时还没有约定俗成的习惯,因此便将某些罗马字母翻译成第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