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太监皇帝是怎样炼成的·童年(2/6)
都是莫卧儿历史上伟大的君主,但后者是开国之君,前者却如同康乾一样砥定胜局,对比起来,他们能控制的资源,所具有的实力,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所以,海宁并不认为自己有足够的实力去改变募而皇帝的命运。更何况他们无亲无故,也没有动机去营救这样一位在百姓身上敲骨吸髓的封建君主。
这是他对皇帝命运漠不关心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海宁不希望在莫卧儿帝国遭受到严重威胁之前参与进去,因为那样对他来说只会意味着过高的成本。
虽然说,海宁的实力如今发展的很快,根据白山的估计,只需要再等一年半载的时间,就可以从巴布尔的水平直接跃迁到阿克巴的级别了。只不过他的印度帝国,是有棉被和波斯两块基本制度都大不相同的地方构成的。当然如果非得要和印度的土邦君主们一决高低的话,他也是能够做到的。但是,整个18世纪就只有几年没有打仗而已,以ai机器人们的活动范围和速度来看,他们完全可以有更好的选择,而不需要在印度这块地皮上浪费成本。
何况,印度的18世纪历史也是充满动荡不安的。他完全有机会灵敲碎打的吞并掉南亚次大陆的大部分地区。这种情况之下,他只会像庖丁解牛一样,科学的一块一块的将印度纳入自己的领地范围之中。这一过程需要他冷静客观的去分析所有问题,不能掺杂任何个人感情,所以,他不会在乎皇帝的个人命运。
甚至,在赤焰取得这一计划的成功之后,他也只觉得是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而已,相对于之后更加庞大的计划来说,这固然是开了个好头,但也没有多少值得庆祝的地方。
所以,他现在仍然停留在阿豪姆王国,一边讲学,一边监督着硝石的开采——没有人知道,这也是他在印度的布局之一。
诚如之前所介绍的那样,阿豪姆王国大致就是后来的阿萨姆邦。
在海宁的持续影响之下,这里已经成为了第一个留下海宁市深刻烙印的印度土邦。
很多人对他的讲学活动表达了坚定的支持,甚至由衷的歌颂。
虽说主要功劳不是他的,而是几位擅长教育的ai机器人的。但因为海宁立足在当地推行几种简单而又实用的新型技术,而这些技术又实实在在的让当地老百姓们看到了效益和便利,所以比孩子们掌握着更多话语权的大人们,即便根本不懂得孩子们究竟从海宁那里学到了怎样的学问,也毫不吝惜的为海宁送上了热情和称赞。
何况,虽然这些技术当中大部分都是木活,虽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