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和东印度公司一体两面的男人·…(3/6)
勃勃的枭雄莽应龙,此时早就已经作古两百年了,当地人对于周围世界的认知,当然也早就不再是以前的那个水平了。
即便是在茂隆银厂这样的内陆地区,人们也很清楚地知道洋枪与洋人的厉害。
吴尚贤手中就藏有好几把火铳,分别掌握在他的几个亲信手里。
前几天他们和海宁关系紧张的时候,也曾想着利用火器的优势找回场子。
但是,面对海宁3000人的庞大家丁团,几杆火铳是起不到决定作用的,至少吴尚贤是这样认为的,所以那几杆火铳最终只能像他的尾巴一样,老老实实的夹在犄角旮旯里,没有动弹过。
总之,当地人对火器的认知是颇有基础的。
当然,英法军队所装备的火器,在他们的认知面前毫无疑问是更加先进的、富有优势的。
在这部电影里,在几次冲突当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的火炮,就是他们一直艳羡的武器。
有一些“军事发烧友”一样的土司,寨子里也是添置有火炮的,但和英国人的比起来,在威力、射速、准确度方面,多多少少的还是存在着差距。
他们不是没有想过自己造火炮。
但他们的技术实力跟不上。
虽然从冶炼制造的角度上来讲,需要一定精加工的火铳,并不比火炮容易制造——这就像是青铜器的铸造一样,小玩意儿才是真正考验手艺的东西,大而无当的,反而只是考验了制造者有没有足够的金钱买齐所需的物料——但在巨大的威力面前,人们肯定是选择铸造更多的火炮。
英国人也好,法国人也罢,在这方面当然都是不差钱的。
所以他们双方的火炮,可以肆意地在第三方的土地上宣泄怒火。
不管这怒火是不是自己憋出来的内伤。
就像那个叫做罗伯特·克莱武的年轻人,凭借手中的武器逐渐地打出了自己的名声。虽然谈不上一战成名,但也已经为之后几年的大出风头奠定了基础。
至于基础智商的“高楼大厦”,也就是他在后来所取得的丰功伟绩,目前就只有海宁等人知道。
其他人,尤其是克莱武本人,以及参与这次结盟的贵客,都是一无所知的。
但这并不妨碍海宁和紫金在众人面前夸大欧洲人的威胁。
时常要与殖民者们打交道的阿拉干人早已深受其苦。
另外,因为同样接到白山邀请而来到这里的几个泰国华裔商人,也表达了对荷兰殖民者的恐惧和愤恨——他们问到了海宁想要对付殖民者的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