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九章 通州堡(1/4)
1639年7月18日,通州堡。
这个季节的通州堡是一年中最令人感到舒适的季节之一,晴朗的天气,26度左右的气温,外加和煦海风吹拂之下,使人感到分外惬意与舒适。
经过数个月的施工建设,如今的通州堡登和最初时相比已经有了不小的变化。首先是一条深入海中的木质栈桥,从附近林中砍下来的松木粗粗搭建的简陋栈桥有四十多米,能够同时供两艘大型运输船靠岸卸货。
不过,这条栈桥是属于临时性质的,等到将来这边的物资和人员宽裕一些后,通州堡还会组织人手建造一条比较现代化的水泥永固码头出来。
栈桥尽头是一片用碎砖、碎石石铺就的路面。盖因这里的雨季降水量较大,泥土路很容易在阴雨天气潮湿软化,从而影响码头内货物输出和输入的效率。因此,在通州堡指挥王相民组织移民和土人用烧砖时剩下的碎砖、碎瓦片以及一些碎石子、砂子什么的混在一起,铺了这么一条相对简陋的疏港公路。
从码头公路向西穿过一片原始西谷椰子林,延伸出约数百米后,就是建设中的通州堡城区了。如今,城区内已经建起了二十多排整齐划一的砖瓦房屋,有些类似大明南方水乡地区常见的尖顶风格。红色的砖墙、青色的屋檐,房前屋后还种植了大片的蔬菜。
在居住区北侧,有数座规模巨大的砖石建筑,那是汉洲每个新拓殖地最为重要的仓储设施,除了通州堡两百多居民的日常物资储备外,还积存着供大量途径移民生活的必备物资。
在当初登陆的地方,树木均被砍伐一空,那里仍旧保留着当时建设的许多木屋,并且新增了十几排。这些房屋是给汉洲土著和附近捕捉而来的土人居住的,房顶除了木板压实,还铺着厚厚的茅草,用夯土涂抹其中,在旱季的时候,倒也勉强能住人。
这些木屋的墙壁上前后各留有三十公分大小的两个窗户,平日里用纱布遮挡蚊蝇的进入。此时正值清晨,一些汉洲土著和当地土人,没精打采地从木屋里慢慢走出。他们根本不洗漱,直接来到营地外的一座大型食堂门口,然后规规矩矩地排着队,准备享用他们每日的早餐。
早餐非常简单,一碗玉米糊糊,几块土豆,没有什么营养,但也能管饱。几个背着火枪,挎着短刀的乡兵,在这些苦力身边走来走去,嘴里还不断说着什么,瞧着模样,似乎在呵斥他们起得有些晚了,可能会耽误一天的工作量。那些汉洲土著和土人,默不作声地蹲在地上,快速地吃着手里的食物。
在距离苦力居住的木屋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