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章 为了将来不吃亏(1/3)
凤窝堡工业区现在就是一个繁华的城镇,虽然规模小了一点。
六十平方公里的面积,每年创造出的上千亿元的产值,堪称神奇。
而凤窝堡村就是这个袖珍城市的中心,这里的一切都是从凤窝堡一个叫黄岭村的小村子开始的。
十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人均年收入不足三百元的贫困村子。
那时候,人们吃着粗茶淡饭,穿着破衣烂衫,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直到八五年秋天,一个从部队转业的青年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下面就请威来集团的总经理江宇先生谈一谈他是怎么带领凤窝堡人脱贫致富的。
这是电视里放的一个纪录片,正是江家吃晚饭的时候。
这是电视台前些日子对江宇进行的一次采访后编辑的。
对于新闻媒体的采访,江宇一向是敬而远之的。
除非逼不得已,通常情况下,他几乎不接受媒体的采访。
但是这次省台来采访,而且主要是和抗击洪水有关,他就只能硬着头皮接受采访了。
威来集团捐了十亿赈灾款的事情引起了政府部门的关注。
省台就找上门,录制了这么一期节目。
看到这期节目的人非常多。
步向前也有幸看到了这期节目。
他和单卫刚从北来到凤窝堡,在江宇办公室,电视里正在重放辽省电视台的节目。
「步大哥!你们要什么货,打个电话过来就行了,没必要亲自来,来回耽误时间不说,还多花不少钱。」
步向前和单卫去年也就这么个时候,一人弄了一款车回去卖。
起初卖的不好也不算坏。
反正每个月都能卖个三台舞台出去,赚个吃饭钱儿可以够了。
他们第一批一人提了十几辆车回去,一直卖到快过年了也没卖完。
就在他们以为这个买卖水土不服的时候,毛子那边却突来生意了。
普吉列夫和久加诺夫一人弄了一辆皮卡回去玩。
原苏联别看属于工业强国,但是在汽车制造上也就那么回事儿。
商用车上在**十年代还能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站在乘用车方面也就一塌糊涂了。
当时它们造的像什么伏尔加,拉达,莫斯科人等车,其实原车也都不是他们自己研制出来的。
其中有很多都是东欧国家从西欧那里买来的过时技术制造的。
苏联解体以后,俄洛斯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