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指路(2/3)
你说的这款什么发动机,真的能救柴油机场吗?”
走出柴油机厂大门,赵春平问。
“这款发动机的技术绝对没有问题,将来会有很多车型用这款发动机,如果柴油机厂真的能做出来,多了我不敢说,辉煌二十年没有问题。”
“真的?”
“赵县长!这个您让我怎么说?我只能告诉您我是这么认为的。”
“如果柴油机能凭这款发动机起死回生就太好了,这个问题先放在这里,现在咱们去车床配件儿厂。”
东河车床配件厂也是国企,主项是给渤海机床生产零部件。
但从去年开始,渤海机床不知出了什么问题,企业突然出现了停顿,而且到今年也没有什么改观。
这就直接影响到了车床配件厂的经营状况,它也和柴油机场一样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
机床配件厂和柴油机厂离得并不太远,也就一里地左右的距离,坐落在一个小山包上。
机床配件厂的门坐东朝西,右边儿是水暖器材厂,左边是常压锅炉厂,它的对面是东河汽枪厂。
没错,八十年代的东河还有气枪厂,不过十年后,这个厂也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
看到气枪厂几个字,江宇突然手痒了,当场决定回去的时候买一支气枪,回去打个鸟什么的。
机床配件厂车间里的配置和柴油机厂在车间配置大同小异,除了摆放位置不同以外。
一排中间没有隔栏的房子,一头是翻沙车间,一头是机械加工车间,按照自己的产品生产顺序,一台机床接着一台机床,产品从这里出来,就进入装配车间。
**十年代的厂矿企业几乎都是这样子。
江宇在机床配件厂里转了一圈,看了它们原来生产的产品。
然后在自己的记忆库里翻找能用的资源。
作为一个机械加工企业,还要在机械加工上找出路。
虽然将于想起了很多机械加工方面儿的产品,但是时间和技术都不太对路,有些东西太超前了,现在的环境根本达不到生产要求。
想了半天,江宇想起了一个现在还没有人做的产业:汽车气泵。
上一世的东河,在九零年的时候出现了一家汽车气泵厂。
这家企业原本是一家从南方进竹子做扫帚的厂子。
九零年的时候合并了一家有十几台机床的粉碎机厂。
这个厂里面有一个叫宋鸿兵的技术员是个能人。
他凭着拆卸了东风140和解放141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