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心界的区别(2/3)
佛祖说道:“眼下你正在西方灵山,极乐世界。至于你的心界法力,则在极乐世界之外。”
果然!
敖青又问道:“既如此,灵山和心界有什么分别?”
佛祖道:“周天之内有三界。乃欲界,色界,及无色界。欲界有六道,乃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间,天上。色界乃清净世界,无有欲染。无色界乃无形体,唯有受、想、行、识四心,无一物质之物。灵山,乃是色界,你的心界,便是无色界。”
如来佛祖所说的话,并不晦涩,敖青听了,便有了一个大概得了解。
同时,他也终于懂了,心界的概念。
佛祖所说的,正是佛门对这个世界的划分。
在道教中,三界的说法很简单,便是“天界”、“人间界”、“幽冥界”。
但是在佛教中,却是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界是一切有**有形体的世界,大致可以对标凡人世界。
色界是清净法界,比如诸佛所在的世界,都属于色界。
无色界便是只有思想,没有形体的世界。
心界就是一个只有思想,没有形体的世界。对应的便是佛教的无色界。
不过,话虽如此,敖青却还是有些奇怪。那为何“极乐世界”,也可以只让人的思想进入,而不必身体进入?
他将这个疑问问了出来。
佛祖闻言,微微笑了笑:“因为,极乐世界乃是我所创造的心中世界。与灵山,其实是两处所在。”
佛祖这么一说,敖青顿时恍然大悟。
就是说,现实中,的确是有一个“灵山大雷音寺”的。但是那个世界,是属于色界,是有形体的佛门世界。
而众生念佛,前往的,却是由佛祖创造出的心中世界。
仔细想想,这也是正常的。就像敖青一样,佛祖也曾在菩提树下悟道。他自然也能够拥有心界的法力!
当然了,话虽如此,敖青却还是感觉到了一丝微妙的不同之处。
那佛祖似乎也察觉到了这一点,说道:“昔年我于菩提树下悟道,明悟心中世界。故而开辟出了极乐世界,希望一切众生死后可以往生极乐。因此我这心界,乃是以灵山为根源,不增不减,亦不可动。那菩提祖师的心界,虽亦幻亦真,能够自在移动,但是却不能收发,只在三界漂流。至于伱的心界,则是更进一步,不但能够随心自在,收发自如,甚至还可梦中悟道,见证前尘岁月。此种力量,着实令人惊艳赞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