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小镇看门人(2/4)
先生介入下,五宗祠堂同意李春秋在成年之前,花十万元晶为其母亲赎罪。
因此从五岁开始,李春秋便在小镇摸爬滚打讨起生活。
也正因如此,李春秋才得以住在千禧巷子,与一瞎眼算卦的刘老头同住一院子。
只是后来好长时间没见到他,听草庐李石头他娘说
(本章未完,请翻页)
,刘老头是捞足钱后驾鹤走了,害的当时李春秋好一气,坑了自己两条漂亮小花鲤,在他破摊子上换了本破拳法,打了这些年都没什么见长,后来才知道驾鹤就是死了的意思,李春秋也消了怪罪他的意思。
虽说那算卦老头眼瞎,可本事可不瞎,在悬壶小镇可是出了名一日一算,至少李春秋认识他的那几年,老头可是一卦没错,李春秋有时就在好奇,他一个瞎子,为何每次都能精确点出谁谁家的男人半夜跑进哪个寡妇门?
不过这在刘老头眼里都是小道,他最拿手的还是摸骨,随手一摸,便能点出孩子未来的武道极限,有时李春秋也会让他摸一摸自己,虽然对于刘老头经常吹捧自己未来不可限量已经有些免疫,毕竟如果自己真的是修炼天才,怎么可能习武数年还停留在一境,但是李春秋闲下来还是喜欢蹲在巷头和他一起唠嗑,谁让人家说话好听呢。
至于那些已经被点名没有极好的武学修道天赋的孩子,望子成龙的父母哪会管这些?
要么靠着祖传秘籍,要么花大价钱从聚宝斋淘来的孤本,拼了命的督促孩童习武,希望那些高高在上的山上仙人俯瞰人间,能一眼相中自己孩子,从此离开悬壶小镇,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所以即便悬壶小镇是个天然的吸金窟,但每年往返悬壶小镇的商船哪个不是满载而来,满载而归?一船船丹药符箓运到小镇,挣了个盆满钵满。
从屉里拿出半个昨晚剩下的杂面烙饼,李春秋将悬挂在土灶上方熏制的两尾河鲫拿了下来,想了想李春秋从土灶角落草堆里摸出一瓶易拉罐小心翼翼揣在怀里,这才走出家门。
头戴草制官帽,身着大一号的深蓝兵服,大大的‘士’字刻印在身后,手持一根枯木樱枪,即便是守门多年的姜二叔都不知道它的年龄,恐怕真正知晓的只有枪头那一抹寥寥无几的红缨穗。
“来啦?”常年蹲在悬壶小镇城门口的忠厚木讷汉子说道。
“来了,叔。”李春秋笑了笑点头,将包袱放置城门后的角落,便笔直的站在城门口。
雷打不动简单对话,已经坚持了三年之久。
看门这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