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身份(2/4)
杨明哥说,三爷在他书房里发现了三爷送给刘姑娘的一个发簪,那个发簪三爷还让刘姑娘天天戴来着,定是刘姑娘去了书房,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怕东窗事发,自个跑了。”三娘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头,发现发簪真不见了,吓得魂飞魄散。
此时二丫鬟已出了恭房,边离开边说:“就告你吧,那个刘姑娘经此一遭是没活路了,若是找不着刘姑娘,咱们这院子里的人也没好活了,你还是小心点吧……”
刘三娘看着两个丫鬟走远了,却吓得腿软,站不起来,靠坐在树下,心乱如麻,一心只想着自己去书房的事被杨怗发现了,他一定不会放过自己,自己死定了。
刘三娘用了大半个时辰的时间来平复自己心绪,思路渐渐清晰起来:照那两个丫鬟所说,杨怗派出护卫在外寻找自己,说明他们以为自己已经出了别院,若是自己暂时躲藏于别院中是不是就比外面还安全。再则,杨怗只是发现自己进了书房,并没发现自己去了密道知道他们的密谋,或许自己给杨怗点甜头,向他投诚,或许自己还有一线生机?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自己如今已饿得头昏眼花,再不吃东西,估计他们没找到自己,自己先饿死了。
于是刘三娘摸到厨房,等着夜深没人的时候,偷偷溜进去吃东西,她做得甚是隐蔽,厨房的吃食这般多,一样吃一点别人也发现不了。吃完了东西,刘三娘就窜到厨房旁边的一个柴房里,找个高的草堆将自己掩盖起来,酒足饭饱,人又睡了过去。
听到这里,阿衡和谢允又不约而同地对视一眼,心中起疑:刘三娘不过是一个落第秀才的孙女,父母皆为普通老百姓,父亲还好能认几个字,母亲乃土生土长的泥腿子种田户,且双双早亡,刘万卷虽为秀才,可家境贫寒,平日里就靠教的那些学生给的微薄束脩过日子,就这样的家庭,能生养出刘三娘这等胆识的女子?
刘三娘说话的时候不敢抬头,自是无法看到阿衡和谢允之间的眼神交流,继续道:“第二日,民女在草垛中醒来,想着去找杨三公子投诚,又担心杨三公子不是在书房发现的簪子,是在地下发现的簪子,若是那般,民女去找杨公子是必死无疑了,就想着先这般躲着等待机会逃跑,囫囵吞枣地又过了一日,第三日一大早,许是民女走动和在厨房吃食露了痕迹,被杨三公子的人给抓了回去,杨三公子见了民女,骂了一通,就直接叫人将奴婢杀了,之后的事,谢大人皆知。”
阿衡喝了口查,懒洋洋地用手托着脑袋,散漫地笑问:“刘三娘,这事你一直瞒而不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