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部第十九回 张宾献计 石勒扎根(3/4)
也就没有立国之本。
石勒要收取江汉、江淮以作为自己的据点,也是在连年征战中慢慢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苦于关中、河东等地已各有其主,自己才不得已而南下。
张宾却认为,收取江汉,就等于是白白丢弃了先前在北方打下的一番基础。
张宾还认为:
如果石勒一意孤行,执意南下,一定会死无葬身之地。
石勒开始时特别地烦他,后来看见他次次都跳出来说相同的观点,而且每一次都说得这么地恶毒,这么地危言耸听,遂特别注意上了他,认真地思考他说的话。
这次,决定遵从他的意见,转头责备刁膺道:
“你的责任是辅佐我成就功业,却一开口就劝我投降,要你何用啊?!本该斩首你,不过考虑到你本来就是一个胆小如鼠的小人,饶你一死罢了。”
遂将刁膺降为将军,升张宾为右长史,并加中垒将军,称“右侯”。
次日,石勒按照张宾所说,指挥辎重次第北上,自己率主力殿后,又命侄儿石虎率两千骑兵往寿春虚张声势。
石虎在计划执行中出了点小意外:
他的部队途中遇晋军航运物资的货船、便争相上船进行掠夺,不意被晋军打得大败,溃逃百余里,所幸石勒率主力列阵接应,方得安然北返。
从此,张宾说话的分量大大提高了。
石勒的战略方针也因此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进而走上了一条王图霸业之路。
也就是说,石勒能成就一番帝业,张宾功不可没。
而从客观上来说,因为张宾的助纣为虐,也使得中国北方的百姓长期生活在困苦当中。
石勒引兵北还,以战养战,途中连续攻下了江夏、新蔡、南顿、许昌等城,军中的给养渐渐地充实起来了,军中的士气也渐渐恢复了,兵锋直逼邺城。
就在石勒准备开打之际,张宾又提出了他的高见。
他又献策道:
“邺城三台的晋军虽然不多,但易守难攻,硬攻不见得就能拿下,还不如暂时将它舍弃,时间一长,晋军粮乏,自然溃散。更何况我军长途奔袭,兵力已疲,幽州的王浚和晋阳的刘琨对我们虎视耽耽,现在决非强攻的最好时机,我们应该先选择一个险固的地方为都城,广聚粮草,构筑基业。”
石勒对张宾言听计从,先赞一句道:
“右侯言之有理啊!”
接着问道:
“右侯觉得何处可供我聚兵养兵?”
一口一句“右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