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下葬 (一)(1/3)
清末的山东以及中原地区,连年黄河泛滥战乱不断,百姓民不聊生。人们衣不遮身、食不裹腹。连年的天灾**,饿死的人村头村尾随处可见。
1904年清朝封建统治被推翻,民国初期党派纷争,各路军阀争斗不断。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山东沿海地区的百姓,为了能有一条活命,纷纷挑起了担子,陆陆续续通过海路和陆路北上,开始了闯关东。
听老一辈人讲,我们家的老祖宗,早在清中期时,小哥俩就挑起了担子,跟随莱阳大王庄的本姓家人,和临村人们搭着伴儿,从陆路走上了闯关东的道路。
兵荒马乱的年月,逃荒的路上随时都能看到饿死在路旁的逃荒者。到了河北地界,天色渐晚,哥俩被一队官兵冲散了。
老祖宗一路艰辛,随着逃荒的路人,进入了内蒙古,来到了宁城县,黑里河乡,打虎石水库边上一个小村庄,定居了下来。
一晃在那里繁衍了几代人,爷爷在这里娶了奶奶,奶奶姓秦,是附近村子一户人家的大女儿,奶奶面容较好,头脑灵活,性格泼辣。虽然是裹着脚的小脚女人,干起活来照样是一把好手,做饭也是喷喷的香。
一年后有了父亲,三口人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父亲六岁那年秋天的一个下午,爷爷突然得了急病,天刚傍黑儿就去世了。
爷爷因暴病而亡,何种疾病不明,被草草的埋葬了。
埋葬了爷爷之后,村子里的人们就渐渐传开了,都说爷爷暴病而亡,与奶奶有直接关系。两个人的生辰八字犯冲,是奶奶命硬克死了爷爷。
这件事很快在十里八乡就传开了,认识奶奶的人像避瘟神一样,都躲着她走。本村的人背后对奶奶指指点点,嘀嘀咕咕,后来。村子里所有人见了她,都像避瘟神一样做鸟兽散。
更有甚者说,爷爷下葬的日期和时辰也不对,犯了下葬的大忌,极有可能犯(呼)。犯呼就会对五服之内兄弟的下一代,或是隔代人造成不好的后果。后果就是不管哪一支下两代人中,会出现同样暴病死亡的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
那个年代别说是科学思想,科学这个名词都还没出现。爷爷有好几个亲哥哥,听到这种传言后,都是坐卧不宁啊。
大家背着奶奶坐到一起商量着解决的办法,最后请来邻村的一个阴阳先生。阴阳先生来了之后,哥几个领他去坟地转了很久,看完方位,又详细问了下葬时间。
回到屋中坐下来,阴阳先生大拇指不断在四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