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1幕)(3/4)
在短暂的广告后,午间新闻又再次将那个画面重复播放出来。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接下来播报这则新闻。在10月23日上午九点左右,国内知名画家季国安的妹妹季凡秋,因涉嫌故意杀人被警方逮捕。据悉,受害者为男性,身高178公分,具体死因尚未得知。发生命案的案发现场,是季凡秋独居的郊外住宅,暂时无法锁定其他涉案人员,季国安方面尚未给出回应,请看以下现场发来的报道。
女性播音员清晰流畅地播报着新闻,一如既往的语气听不出任何波澜,对大多数人来说,这种字正腔圆的播放语调,才最令人适应,只不过,因为适应,才会不自觉地忽略。
高明亮合起笔记本,抬眼凝视电视机屏幕。
电视台的演播厅将镜头切换到场外,女记者在镜头前激动地进行实况转播,摄像头随着女记者的介绍来回晃动。
画面中,来自四面八方的人群和车辆,将拘留所门前的马路围了个水泄不通,众人仿佛受到邀请似的,刻意朝着同一方向奔去。此时,画面再次动了起来,跟随摄像师的镜头,那面由人群组成的大门终于被打开。
镜头朝一辆警车靠近,车窗并不是单向透视玻璃,即便不开车门,在外面也完全看得到里面的情况。
警车里共有四个人,除了开车的警察之外,其余两名警察都坐在后座,那中间还未露面的正是嫌疑人,看样子大约是个年轻女性。或许是为了防止犯人逃跑和自杀,像这样的座位排列方式,即便在影视剧中也很常见。
坐在右边的女警首先打开车门,记者们自觉后退,让出足以打开车门的距离,这时,从拘留所里跑出多名警员维持现场秩序,他们穿过人群,护在警车周围,为保障嫌疑人能够顺利进入拘留所,开辟出一条可移动的人墙。
还未等人从警车露面,记者们炮轰般的问题便接踵而来。
——季凡秋小姐,你是这件案子的杀人凶手吗?
——请问季国安有参与到杀人中吗?
——你与被害人是什么关系?
——你哥哥现在对这件事持什么态度?
——被害者是你哥哥的什么人,为什么要杀他?
——你有什么非杀人不可的理由,是季国安指使你这样做的吗?
——杀人后,有没有打电话向你哥哥求助?
......
现场各类声音纷至沓来,此起彼落。说起来,要是能把它比喻成什么的话,那一定是翻江倒海的巨浪,下一秒,也许就能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