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贵宾(2/6)
是张昭和荀彧的心情越越发紧张,刘辩可不是一个没有能力的君主,对那些大局微妙处的判断力几乎不在谋主之下;连刘辩都觉得没办法的事,确实不好说,因为皇甫嵩到现在都没有向邺城投降,还在和打着刘辩旗号的韩遂作战,与当时把兵权交给董卓的表现是截然不同。
张昭心知肚明,今天的题目是针对自己的,兴许就决定了自己日后是不是能去江东主持那个吴州;只不过有些话能说,有些话不能说,虽然刘协,皇甫嵩,张喜,王允这些人的关系一目了然,但真要是拿到明面上,却是没有证据可以证明的。
这种心造不宣的合作,其实在刘协离开长安的那一刻就已经形成了,刘辩是很痛快地拿下了关中,但是刘协背靠益州和西北,实际上的战争潜力是更大了。而皇甫嵩的坚持,只不过是一个意外,但是这个意外现在看上去是碍手碍脚的,竟然把李傕的大军困在汉中,是进退两难。
要不是荀彧、郭嘉等人早就做了经营陇右的打算,让马腾、刘备等人在陇西一带经营出一块地盘,现在李傕的环境会更差;就是韩遂,在丢失了大半个凉州的情况下,会不会死战到底都难说。
张昭沉吟道:“皇上是认为,皇甫嵩要的东西,没有人能给得起?有一点是我们无法忽略的,皇甫嵩应该很清楚,汉中王就算能杀回长安,也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他坚持不到那一天。也就是说,就算汉中王翻盘,皇甫嵩也无法和他们分享最后的成功,我的感觉,皇甫嵩就像一个不要工钱的短工,那么他要什么?”
“可惜没法问。”荀彧优雅地笑道:“或许有一个身份可以解释。”
荀彧已经明白刘辩猜想的是什么,只是皇甫嵩是天下第一名将,为大汉出生入死,刘辩要是说出那个猜想,世人都会认为刘辩是在往皇甫嵩身上泼脏水。张昭在荀彧的提醒下忽然想到了,他替何苗处理政务的时候,还是接触到了袁闳的口供,杀死荀爽的是六国盟。
谁都明白,刘辩可以放过益州的那帮君臣,但绝对不会放过六国盟,倘若皇甫嵩是六国盟的人,自然不会侥幸地认为刘辩一辈子查不出来,那么皇甫嵩肯定选择宁可战死,那样至少可以保住皇甫嵩在朝野的英雄形象,就是刘辩想怎么样,那也是不可能的。
荀彧不想再这件事上再深挖,直接岔开了话题:“皇上,臣在襄阳要待几天?”
“明天开完会,你就可以回去了。”刘辩没有隐瞒:“我有一个计划,要逐渐放出一批人,其中包括一些没用过刑的人;目的,就是混淆视听,向六国盟传递错误的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