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掂量(3/6)
戈,有多少人愿意听他的不说,荆南三郡军民的粮食会很快断绝。”
接着高顺开始解释,原来荆南的广大区域里河流纵横,乡村密布,原本是鱼米之乡,可是今年因为瘟疫,种田的少了很多,高顺手下斥候去查看,估计种上粮食的田地不到往年的六成。而张羡、刘表、袁绍之间的几年战争,让三郡的豪门大户也感觉吃紧,可以说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江陵是荆南三郡的贸易集中地,即便是官府规定船只登陆在江安城,还是有很多船只直接靠在江陵的江岸边;这就造成江陵的一种特殊的景观,就是江边建起了很多小码头和物资仓库。
难怪历史上,吕蒙那个家伙可以白衣渡江,实在是民间的这种交往很难区分百姓和军队;刘辩记得关羽和糜芳那时候,还安排了船只到江南去采购粮食什么,豪门大户都对此不在意,估计当时没有人觉得能隔断大江南北的往来。
刘辩看着高顺,觉得这个人肯定还有一些情况没有和盘托出,刘辩催促道:“高顺,是不是还有什么事情没有说,痛痛快快都说出来。就算是袁绍、刘表家的生意还在江陵,我也不会怪罪任何人。”
刘辩现在的兴致已经被完全吸引了,要真有袁绍的仓库,可以获得大量的物资是一回事,另外可以与袁绍那边多一条联系的途径;这种事情岂能放过,所谓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高顺看着刘辩连声的追问,接着说道:“这件事情说起来简单,可又不简单,虽然我晓得那些仓库是袁绍的,但是袁绍那边的大人物都已经跑了,剩下的都是袁家做买卖的小卒。”
说到这里,高顺向刘辩郑重地说道:“有几个管事的不错。”
“还有管事?”刘辩听到这里,不禁大吃一惊:“袁绍真的不怕我没收他的财产。”
高顺苦笑着回答道:“袁绍的生意伙伴是曹德和蔡曛。”
刘辩的眼中精光闪过,这两个家伙现在的胆子是越来越肥了,要给他们一个教训;刘辩心中打定了主意,接着对高顺说道:“压力算我的,我马上下诏书,安排人去查封仓库;貂蝉的事不用急,就算她去了长沙、零陵,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高顺听到刘辩的话眼睛一亮,显然刘辩晓得了他的意思,至于刘辩能不能对付吕布什么,高顺根本不想问。高顺笑着说道:“只要皇上不在乎他们吵闹,那么剩下的问题就交给我。那些偷着在长江上来回的都是小船,每个码头每个仓库都有,我正好征收一部分过来,补充一下水军的力量!”
高顺不是一个信口开河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