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求贤若渴(5/6)
要是小几岁,也能拜皇上为师;孙观,你看我怎么样,我好歹是皇上的大师兄,有没有资格做孙毓的老师?要是你同意,我先让几个师弟叫他读书,等我回去再教他其他的东西。”
孙观大喜,忙说:“赵将军要是愿教,孙某自然愿意。”
孙观名义上是太守,位置比赵商高,但是孙观明白,青铜司的几个曹长,那可都是刘辩的心腹,赵商不仅是郑玄的首徒,就是武功,也不是自己这个悍匪可以比的。
臧霸低声说:“皇上,我的三个儿子中,只有次子臧盛像我,臧艾、臧舜都是从小读书,一般骑射罢了。”
刘辩大包大揽说:“那就是许靖了,汝南许劭的堂兄,是最早跟我的人,现在是秘书令,等许靖答应了,我写信给你。”
臧霸连声感谢,曹操在心中暗自摇头,原本曹操确实想刘辩离开以后,在臧霸等人身上下下功夫,没想到臧霸、孙观如此识趣,一定趁着刘辩没离开之前把关系确定下来。
朱儁到达东海郡,立即被押送潼关;刘辩宣布自己班师回朝,同时发布了钟繇执笔的求贤令,向天下广招英才,不论出身,唯才是举。麴义等人早已整装待发,一听号令,全部开拔;数万人马浩浩荡荡地望北而去,让徐州的百姓摸不着头脑。
莒县南门,一个中年人带着六个小孩站在路边,看着眼前的队伍走过,问最大的那一个男孩:“诸葛瑾,你说皇上为什么突然撤军,把不世的功名留给你曹操叔叔?”
诸葛瑾思索着说:“皇上不在乎这点东西,或许他是希望曹叔叔可以一战成名。”
“自古名将都不是别人捧出来的。”十一岁的诸葛亮反驳说:“皇上原本就没有经营徐州的想法,要不是陶谦打出陈留王的旗号,战事在北海郡就算结束了。”
中年人正是诸葛玄,他暗暗吃惊于诸葛亮的大局感,诸葛玄从荆州到长安、洛阳、东郡、莒县,见了蒯良、王允、袁闳、郑泰、袁绍、曹操等多位好友,其实都有一个看法,在目前决定天下的,终究还是刘辩与控制刘协的那个人。
在目前,控制刘协的是董卓,刘辩的最大的对手也是董卓,以刘辩的聪慧与那些顶尖谋士的能力,不会不清楚这一点,诸葛亮没说错,刘辩一开始没有攻打徐州的想法。
驿站的一名吏员快步走了过来:“诸葛大人,皇上召见。”
诸葛玄看了看身边的几个孩子:“我把他们送回驿站就去。”
吏员恭谨地说道:“皇上要你带着几个孩子一起去。”
啊,诸葛玄莫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