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虚应故事(2/6)
自己。韩融眼珠一转,模棱两可地说道:“七柳丘的规划能不能给我说说。”
荀爽笑了笑:“皇上的目的很单纯,就是要给这一万人找条活路,没有良田,一万人中劳动力不到三千,皇上只能开设工坊做买卖来养活他们。韩融,丁宫能靠着荒地养活一万人吗?”
“有问题了,我会劝说大将军的……”韩融说完就告辞而去,连庄园都没有仔细看,唯恐荀爽再问一句,韩融,你能养活一万人吗?
荀爽笑着走进了庄园,他对其他都没兴趣,他关注的是刘辩弄出来的那个学校;荀爽在颍川办过学,一眼就看出来刘辩的这个培训学校不简单。首先就是招收的学生,不讲究出身,男生女生都收,包括附近的村落、洛水中渔民的孩子,一概笑纳。
其次是刘辩与杨奇、刘子敬、简雍商议出来的教材,简雍负责教识字,两百个汉字,刘子敬负责讲庄子,杨奇负责讲司马迁的《史记》;据说刘辩提了一个建议,每个故事不能超过一百字,被杨奇等人采纳。
没有经书,也没有琴棋书画,按照刘辩的解释,就是为了让这些孩子人几个字,将来在生活的道路上掌握一点先机;不过荀爽与荀彧都清楚,人才是怎么出来的,一千人里选拔一个尖子,差不多就能赶上荀家一个平常子弟的水平。
刘辩可是皇帝,将来要按照这个法子在天下推广下去,寒门依靠着人数的绝对优势,与士族还真的有一拼。在荀爽看来,刘辩赚钱的本事差不多已经是大汉顶尖的人物,带来的影响也比不上眼前这座小小的学校。
刘辩和杨奇正看着操场上学生在踢球,这个操场是完全仿照二十一世纪小学规划的,除了环形跑道,中间是一个足球场;刘辩让人按照自己的要求做出了足球,虽然在刘辩的心目中不够漂亮,但是在张飞、简雍等人眼里,已经是蹴鞠的顶尖水平了。
一个学生将球踢到了荀爽面前,荀爽脚一勾,挑起足球踢了回去;刘辩看见荀爽,起身走了过来,荀爽漫不经心地说道:“你也不能天天在这里呆着,杨奇他们,哪一个学问不比你高。”
刘辩已经摸清了荀爽的性格,绝对比杨奇风趣,装作一脸苦相说道:“先生,我总要做点自己喜欢做的事”
荀爽笑了笑,说道:“偷懒?”
刘辩的脸一下子就变了,急忙说道:“先生,我没偷懒,再说,我的学问怎么也比简雍高,只是经书我实在看不下去。”
“呵呵,没说谎,但不够谦虚。”荀爽笑道:“有我和杨奇在,别人问起来就说你学的不错,至于你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