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庙堂之风(4/6)
派,十足像是民间街坊里有口角之争时,在一旁看热闹的汉子。
吴王此时也好像明白了什么,看了看自己的父皇,眼见父皇没有制止之意,他也只能摇摇头无奈苦笑。
过了好一会,两波人才平静下来,都看了眼坐在龙椅上李政,又默默站回各自的位置。
“我大魏的庙堂之争已到了如此地步,真是让朕大开眼界啊。此情此景,不用出宫,就能看一场好戏,这可比京都花鼓楼的戏台上精彩多了。”李政脸上挂着戏谑的笑容,言语中满是调侃。
陈豹国和蔡荣闻言同时站出来,两人跪在地上,此时倒是齐声开口
“臣有罪,请陛下责罚。”
“行了,都起来吧,一个兵部尚书,一个吏部左侍郎,朝堂之上言辞激烈,大打出手,不觉得丢人吗?朕记得上一次如此还是天武三年,韩首
(本章未完,请翻页)
辅和刘将军二人也如今天一般,二位爱卿,朕可曾记错?”
李政对着韩闫敏和刘定山笑问道
刘定山尚未开口,韩闫敏率先拱手开口道:“回陛下,确是天武三年,也的确是我与刘将军二人,幸得陛下宽容,之后还能继续容我二人在这朝堂之上,臣感激涕零,大魏有陛下,是我大魏黎民和百官的福分。”
刘定山也立刻拱手言简意赅道:“陛下仁爱,陛下万年,大魏万年”
李政用手指着两人,笑道:“听听,尔等竖起耳朵听听,这才是朕的臣子,马屁都比常人拍的好。”
百官又是一阵哄笑,此时李政还能说出玩笑,说明今日之事李政并没有放在心上。今大魏天子之开明,古今罕有。
随即李政收起笑容,正色道:“魏王之事,如何处罚,容朕在思虑一番。”
“倒是今日之事,兵部尚书陈豹国、吏部左侍郎蔡荣,罚去半年俸禄,且三年之内,不可晋升,日后有过错还要重罚,一人一份万字的请罪书,明日巳时,朕就要看到。”
“还有陈尚书,不许他人代写,退朝吧。”说罢李政便站起身拂袖离去。
百官跪地,齐声高呼:“恭送吾皇,吾皇万年万年万万年……”
皇帝走后,众大臣起身依次往殿外走去,此时还是品阶高的先走,品阶低的站在原地等候,等前面的转身走了,自己才能动,能来到这太和殿来上早朝的,或许有庸才但绝没有蠢材。
大魏的早朝几乎从不商议要事,这是个惯例,毕竟有些事情涉及到国家机密,早朝上官员众多,难保泄密,早朝只是皇帝和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