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柏林城内的讨论(2/3)
有得到自从基尔港一战后就变得谨慎的威廉二世的批准:“兴登堡将军,你要知道,留在基尔港的这6艘无畏舰是我们最后的筹码,我不可能将这些无畏舰全部拨给你的。”
“海军提尔皮茨那边最多只能拨给你三条,帝国船厂最新建造的5艘装备381毫米主炮的巴伐利亚级超无畏舰已经下水,但他们是牵制英国皇家海军最重要的力量。一旦哥本哈根战役失败,公海舰队几十年来的努力都将付之东流。”
“而且,自古以来,就没有任何一个将军敢向他的君主保证自己一定能够获得一场还未发生的战斗的胜利,哪怕强如内尹、纳尔逊之流,也没有向拿破仑或者英王保证过。”威廉二世眉头紧皱,语气中透露出他的迟疑。
“陛下!德意志已经不能再等待了!南方新盟友意大利光是被巴尔干的希腊、塞尔维亚军队就打得落花流水,甚至他们自己的东非殖民地都大片大片地丢给了丹麦人!东非重镇库塔贝尔早就被丹麦第23集团军攻克!奥匈帝国最近的态度非常微妙,似乎随时都有可能退出与我们的联盟。”兴登堡知道再这样拖下去就晚了,急忙喊道。
“东线俄国人还在和我们死缠烂打,在东普鲁士、波兰、波罗的海沿岸作战的百万德**队无法从东线的泥潭中拉出来,部署到需要他们的西线和北线!西线的情况,陛下您也清楚,美国由于那份该死的齐默尔曼电报即将参战,虽然我们的军队作战勇勐,在贵妇小径把法军击溃,但是这无法改变大格局下我们的落败。”
“北线则更是地狱,但北线的情况,是有原因的。”
“在座的各位,有谁能够彻头彻尾地查清楚丹麦人在克里斯蒂安担任王储开始一直到现在,丹麦到底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兴登堡突然问道。
“没有人,没有人能够回答,是,曾经我也在内,可是最近,我花了很多时间专门查这方面的资料!我给诸位梳理一下,1890年开始,丹麦开始大兴海军,几乎与德意志帝国同一时间,然后,他们先是下水服役了6万吨的新舰,取得了东非的厄立特里亚作为他们在非洲的第一块落脚点,然后与英国人合作灭亡了马赫迪国,获得了几百万英镑的收益,这一手,恐怕放眼整个德国,都没有几个人能够做到。”
“马赫迪国的覆亡只是丹麦王国崛起的路上的一个垫脚石,在东非取得进展后,克里斯蒂安立刻推动了丹麦的铁路建设和工业化进程,奥胡斯工业区、哥本哈根兵工体系和一条条横穿丹麦领土的铁路都是他建立的。”
“在外交上,丹麦似乎与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