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乡长(2/4)
自己想出来的。就目前来看,当乡长也没那么难嘛!
有家丁来报:“尚保长、王保长、李保长等几个保长来拜会老爷。”
家丁把礼单交给孙用富,孙用富接过礼单交给封啸天。封啸天一看,上面写着糖泡子酒若干、绵水大曲若干、糯米若干、干香菇若干、腊肉若干……
封啸天叫孙用富出去招呼他们,封啸天说:“你就说我在会见一个重要客人,就不见他们了。谢谢他们的大礼,忙过了这阵子,我请他们吃酒。”
孙用富折身出去。
其实,封啸天心里有个担心,大家都无人提及,那就是“义字堂”要在水至场建分舵的传言。倘若“义字堂”在水至场真把分舵建起来,那我这个乡长可就左右掣肘了。这事已经传扬了一阵子,也有人看见“义字堂”圣贤二爷张清在水至场出现过。本来这事已经是纷纷扬扬,但是,现在又突然没了响动,就像是煮开的沸水突然停掉了火焰……
封啸天让大手专门注意这件事。
“义字堂”的情报机制还是管用的,随着各种信息源源不断汇聚到莽爷这里,莽爷更加的心明眼亮了。罗织罪名把耀祖下狱,编个理由把老表毛方玺旅长调离,这些都不外乎是手段,叫做“剪除党羽”而已。然后,只等时机到来,就该下手了。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啊!
老表毛方玺旅长一定还在为被调离远任而懵懂、而烦恼、而无名火起。得把真实原因告诉他,让他提防着点。
“义字堂”的重要信函,都不是写在纸上的。都是要可靠之人一字不漏记背下来,然后不管千里万里走路、乘船、坐车,直到遇见了收信人,才又原封原样说出来。只有很少的人知道,这就是“义字堂”的所谓“肉信”。
“义字堂”在发出“肉信”之前,会事先发出名贴信。就是信封中只装一张莽爷或其他重要人物的名贴,而且只有名贴,没有其他任何的只言片语。收到这封名贴信的人,自然就知道“肉信”快到了。“义字堂”的“肉信”如今只在极少的几个重要、且知情的人员之间传递。
民国三十二年夏天某日,在陕甘通川的官道上,有一位或客商、或游旅的人,随众人往陕甘而去,他的目的地是陕甘接川的干梁子和野猫崖一带。他就是莽爷发出的“肉信”。
释放了徐耀祖,“任六指”与“义字堂”之间的矛盾表面上化解了。但在深层,恐怕都更加憋着劲,在寻找对方的软肋和七寸。毕竟有恩报恩,有仇报仇,是江湖传统。“任六指”和莽爷,都是大佬,吃点亏,本来没什么,但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