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3章 汤得吉妃(2/3)
,也正好气死葛伯垠这个孙子!
莘伯尚非常痛快地说:“如果商侯真的愿意娶本伯的女儿,我有莘的庖正你不用借了,就当作小女的陪嫁人员,直接送给你,就是你的了!”
商汤也高兴了,说:“那好,莘伯既然同意,在下这就回商,去整办聘礼,派使者来纳彩定亲,然后择吉日,马上迎娶纴巟女公子。”
“哈哈哈,好好,痛快痛快,就这么滴了!来,咱们爷儿俩先干一杯!”莘伯尚高兴至极。
商汤走了之后,莘伯尚立刻跑到后面,对奕董夫人说了,夫人一听是商侯要聘娶女儿,也高兴得不得了,马上到纴巟的闺房里报喜:女儿,有人要娶你,你要结婚啦!
纴巟问是谁?夫人告诉她是商侯成汤,纴巟一听,连艮都没打:“就嫁他了!我听说商汤年轻有为,是个贤君,为人也好;也知道商国就在葛国东边,他们一个伯国不要我,现在我嫁个侯国,气死葛伯父子!”——她的想法竟然和父亲一样。
商汤回到亳邑,立刻派了仲虺和莱朱二人为使者,带着丰厚的礼物去有莘纳彩定亲。
从夏代开始,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固定的婚礼制度,到了周代,就演化成一套比较复杂嫁娶制度,大概的程序是:
首先得派使者带着彩礼去开始求婚的一步,称为“纳彩”或“下达”。
女方同意结婚,就得问问女子的姓氏名字,称为“问名”。有莘氏已经同意了,这些程序都顺利进行。
使者回来报喜之后,男方要到宗庙祭祀,并在宗庙里占卜,称为“纳吉”。
商汤就找来老师贷子相,让他领头,带着两名卜人,用龟壳给占卜一下,看看这段婚姻吉凶如何。
贷子相等人就灼龟问卜,结果三个龟壳现兆,都是“大吉”,也就是一习皆为大吉。兆象显示说,如果商汤能娶来这个夫人,能使国运兴旺,心想事成。
占卜之后,要再派使者带着财物,把占卜结果告诉女方,叫作“纳徵”,又叫“纳币”,纳币用的财物就是玄纁束帛、俪皮,这就是“订婚”。
订婚之后,由男方选择迎亲的吉日,再把吉日告诉女方,确定下来,叫做“请期”。
到了日期,要派人去迎亲,把女子接回来,与丈夫举行婚礼,这叫“亲迎”。
总之,大致工序就是聘、纳、送、迎(或称逆),夏商时期大略也是这种程序,来来回回得折腾n趟,才能把老婆娶回来,越是隆重的婚礼程序越复杂,婆家人如果没有人帮手,能折腾到脱皮。
商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