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超级功夫(2/4)
一厢情愿。”
“你没有说对!父母和老祖母信任圆觉大师,放心的让大师将我领走。说来奇怪,也许是和佛门有缘,五岁的我心甘情愿跟了大师到了少林。圆觉大师虽说不是少林方丈,但他身怀超级功夫紫阳真功,方丈对他尊重有加,收我为徒,方丈自然认可,我成了少林年龄最小的俗家弟子。”
“这么说,你学的是正宗少林功夫了?”
“似是,又不是。”
“什么似是又不是,我糊涂了。”
“大师认为我慧根很深,悟性很高,除了学少林功夫,在夜深人静时,给我吃偏饭,单独传授少林功夫以外的紫阳真功。”
“慧根和悟性,听得我益发糊涂了。”
“慧根“”
言信根者,于境决定,名之为信。信能生道,故名根。于法观达,目之为慧,慧具有照破一切,生出善法之能力,可成就一切功德,以至成道,故称慧根。
“悟性”
对事物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每个人的悟性是不一样的,它由先天和后天因素共同影响,不过每个人的天赋则是天生的,其可以使人在某方面事半功倍,甚至成为才赋优异的神童。悟者,吾之心也!一人一悟性,只可意会,难以言传之智慧也!
悟性人人有,它不立文字,不依理性,只可意会,无法言传,书不能尽言,言不能尽义,它是与规律的一种自然妙合,发问题之宗旨,感现象之根源。科学家发明创造,文学家吟诗作赋,工匠独具匠心都是在开悟之后,即有所得。
悟有顿悟和渐悟之别。顿悟,当下了然,直指人心。渐悟是要经过许多过程,才见真谛。无论是顿悟还是渐悟,都是一种超越自我,一次身心的洗礼,妙在其中,难以尽言。
“慧根和悟性我听明白了。”赵雅蕾歪着头问,“何为功夫?”
“功夫?”
“功夫是修行,是参禅。”
”修行”
修养德行,成就道德。宗教中为超凡脱俗,摆脱生死轮回而努力的各种方法。修行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活动,包括:思维活动、心理活动、行为活动、社会活动,旨在达到与现阶段相比境界更高、胸怀更广、视野更宽的个人修养水平。
“参禅”
参禅是明心见性,即是去掉自己内心的污染,实见自性的本来面目。佛教认为,污染就是妄想执着,自性就是《如来智慧德相》。如来智慧德相是每个人都具备的,没有差别。如果破除妄想执着,就可以证得自己的如来智慧德相,就可以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