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过去与未来的重叠(2/5)
,只是来自四百年后,依然是天朝人,而他们是倭人,本就不应该来我天朝大国,更不应该来大明天启,反正他们不来此也一样会死,现在至少还多活了这十几天。
静儿,我知道你心怀仁善,可你不知道他们来自什么年代,但我知道,他们没有谁能逃得过那场劫难,虽然他们看起来都是平民,但他们既然生在倭国,因为其它倭人的罪过就得承受那一场劫难。
纵然是侥幸来了我大明天启,自然也是难逃一死,既然生既是死,你也不必为他们难过了。”
王穿此时也感觉出玄静对自己的失望,语气也没有刚才那般理直气壮了,反而低下气来劝解着玄静。
塔读小说pp,完全开源免费的网文小说网站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是天地对万物一视同仁,是圣人对百姓一视同仁,虽然他们不会过问万物,过问百姓的一生一死,一切都随天命,随自然而为,但若是遇有违天道之举,天地自然不会无视,圣人亦会干涉,这就是我们道家修道的目的,除了修习自身之外,若是遇上天地之间有违天道之事,定然要出世干涉,而这也是师傅带我出世来辅助于你的原因,并非是毫无理由毫无依据。
可你对一千多倭国百姓如此草芥人命,实在让我失望,此事我绝不会?手旁观。
他们既然顺天之意来了大明天启,那么大明天启之人就当同样顺其天意。
除了这些被关的倭国人,不是也还有二十多个被救的倭国人吗?
皇上与魏忠贤问询于你,你身为良臣当以自己良善之心为本,向皇上及魏忠贤提出建议,而不是随着自己的性子,自己的偏见而为,助纣为孽。”
玄静的语气也慢慢加重,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王穿此时心里也是有些怨气未消,对于玄静如此固执,他的耐心也慢慢的消磨着,非是因为玄静批评于他,而是玄静如此表态,摆明了就是要站在他的对立面,与他为敌。
更何况此时皇上旨意已下,自己是监斩之人,就算是想循私也没有办法了,更何况他真的担心这些倭国人会给将来的中华国带来多大的伤害。
而且他也知道,当年倭国人发动侵略战之前的一百年其实就以各种名义派了许多所谓的专家学者来中华国,几乎踏遍了中华国每一寸山河。
据后来的资料考证,倭国人在入侵之前,对于中华国可以说是了如指掌,甚至拥有比中华国更详细的地理地图山川河流等地形地势的资料。
原文来自于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