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高山流水(1/4)
第六十七章高山流水
此时鸣翠楼外夜色淡然,而楼内已是灯火阑珊。
三楼的中间此时摆了一架古琴,琴后坐着一个女人,不错是一个女人,因为王穿从衣着也看不出这个女人有多大,而且距离虽然不远,这个女人却带着一种天然的朦胧之态。
姿态端庄,神态恬静,整个人与那架古琴融为一体,在四季厅房的灯光照耀之下,显得若隐若现。
而这个女人的姿色在王穿看来并不艳丽,甚至觉得与这种红灯绿火的风月之地有些格格不入,但却让人过目不忘,是因为这个女人身上处处透着一股气息,一种优雅的气息,正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那种感受。
可这里是风月场所,若说连一个歌妓都能如此,看来大明朝也非是一无是处,至少有才的女子甚至比许多男子更能传世留名,就如让许多人掂记的秦淮八艳就超过了许多权贵。
想到这里王穿也坦然得多,只是他不知道眼前的女人会不会就是其中之一,而这里是北京城,非是南京金陵城,更不在秦淮河边上,而是在京城最为繁华的大街边上。
若说正史他还有些关注,那么对于秦淮八艳这种野史,他只知道一个大概,此时心里虽然有些想法,却也不敢张嘴来问。
琴声响起,整个三楼顿时鸦雀无声,只有那绕梁的琴声在幽远的传颂着。
王穿以前也喜欢一些古典乐曲,特别是中国的古典乐曲,似乎有一种天然的兴趣。
当然了对于一些传颂度十分高的乐曲,不说是王穿,但凡读过几年书的人怕也会知道,更何况此时楼内所传的是他十分熟悉的曲子《高山流水》。
这是一曲十分幽远自然而且意味深长的曲子,属于中国古典十大名曲之一。
相传是春秋时期先秦的著名琴师伯牙所创,一次他在一处风景优美的山野之中独自抚琴,感怀知音难觅,放眼天下无人可作知己时,却不想此时一个樵夫钟子期砍柴路过此地,竟然能领会伯牙曲中之意。
听了前半段曲子,随口而出“峨峨兮若泰山”,从曲中听说伯牙心胸广阔,能装天地之大,泰山绝顶,一鉴众山的那种雄浑与壮丽,同时也体现伯牙独高自傲不与世俗同流的高雅气质。
而伯牙心里惊异,以为此人只是无意说中了,再接着把第二部分曲子《流水》弹出。
而钟子期吸之又言道“洋洋兮若江河”,把曲中那种汹涌奔流的气势道说。
而钟子期同样感怀于伯牙琴声中的高远志向,也是随琴声高歌,与琴声相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