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二奶奶的故事(二)(3/5)
塌死的,现在他们好象突然明白了这个道理。
陶宪雄拔出腰间的驳壳枪,先是转过身去单膝跪在地上,对着熊耳山的老百姓们说道:“我这里代表楚天河和我的弟兄们给乡亲们谢罪了,给小月姑娘谢罪了!”
熊耳山的乡亲们一片唏嘘,小月伏在她娘肩膀上剧烈的抽泣,小月娘拄着拐仗的手在颤抖,顷刻间两眼布满云翳。
陶宪雄站起来,拖着沉重的脚步,一步一步的朝楚天河走过去。
楚天河长满胡子的脸青紫,两眼窝里和腮上有着一层亮亮的膜儿。
陶宪雄举起手里的驳壳枪,冰凉的枪管顶着楚天河的脑袋:“天河!我会永远记着你!你别怨我,这是军纪!”陶宪雄的泪水顺着脸颊淌下来,立刻便被北风吹干,留下一层与楚天河同样的亮亮的膜儿。
楚天河笑着说:“营长!你开枪吧!这是我楚天河自己的错,怨不得别人,只是苦了小月姑娘。”楚天河的声音有些更咽。
陶宪雄不忍卒看,食指慢慢的扣动扳机。
突然,人群里传来一声女人的呼叫:“营长!”
陶宪雄回头望去,原来是小月从人群里扑出来昏倒在雪地上。
正在这时,昨天晚上村东头儿的哨兵跑过来,喘着气对陶宪雄说:“报告营长,有鬼子掏上来了!”
陶宪雄大声问:“有多少人?”
哨兵答道:“应该有几十个,反正不少。”
陶宪雄迅速作出决断,对等待命令的义勇军们喊道:“快!从村西头撒到山上去!”
熊耳山的百姓们听说小鬼子来了,早就一哄而散,各自回家关闭门窗。
陶宪雄转身刚要走,就听身后绑在老榆树上的楚天河喊道:“营长,你不能让我被小鬼子捅了!”
陶宪雄回过去,举起驳壳枪,突然他又放下,对小柱子说:“把他解开。”又对楚天河说:“我留着你给我好好打鬼子!”
陶宪雄们刚撤出熊耳山村,鬼子便冲进来了。陶宪雄带着十几个义勇军弟兄虽然撤出了熊耳山村,但是他们并没有走远,而是潜伏在山上的树林里,等待着时机收拾鬼子一下。
这天晚上突然降温,经常在冰天雪地里宿营的义勇军都有点耐不住这寒冷。为了不暴露目标,大家不敢生火取暖,只能靠在背风的地方跺脚来取暖。
入夜以后,熊耳山村里燃起一堆堆的篝火。陶宪雄决定先派楚天河和张大志去村里侦察,然后再决定下一步的战斗部署。
楚天河带着张大志绕过鬼子的哨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