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弦理论的发展(3/5)
长的,可是哪怕如此,刘一辰要解决这个问题也并不容易。
足足花了一个月时间,刘一辰才从数学角度解决了这个问题,回答了这个堪称‘世纪之问’。
整理了一下论文,刘一辰将论文投稿给了《九龙物理学报,《九龙物理学报原本是九龙大学的校报,后来发展成为物理领域的权威报纸,便从九龙大学独立出去,独自办公独自运行,虽然与九龙大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是却是互不干涉,也是秉承着学术自由,它的审稿人也是邀请了着名的物理学家担任。
在最新的影响因子排行榜,《九龙物理学报成为世界最具权威的物理专业期刊。
虽然刘一辰这一篇论文,其实是属于数学专业,但是他是用数学回答物理问题,因此选择了投稿《九龙物理杨·米尔斯理论学报。
“接下来,便是杨·米尔斯理论!”刘一辰将目光转向了杨·米尔斯理论。
杨·米尔斯理论,是现代规范场理论的基础,20世纪下半叶重要的物理突破,旨在使用非阿贝尔李群描述基本粒子的行为,是由物理学家杨震宁和米尔斯在1954年首先提出来的。在当时,这个理论并没有被物理学家看重,但是这个理论,通过后来许多学者于1960到1970年代引入了对称性自发破缺与渐进自由的观念,发展出了标准模型。
可以说,杨·米尔斯理论便是标准模型的根基,也正是这一重大的意义,杨震宁在历史物理学界的地位是相当特殊的,说是20世纪下半叶最伟大的物理学家,那是一点都不为过。
但是,杨·米尔斯理论中出现的杨·米尔斯方程,却是一组数学上未曾考虑到的极有意义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
虽然这个理论,在物理学界已经取得了普遍的认可,但是说实在的它得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便是因为它始终在数学上不曾得到解决。一旦数学上对于它给出了否定的答桉,那么不单单是推翻了杨·米尔斯理论。更是会推翻了建立在这个理论的标准模型,也意味着过去物理学界半个世纪的物理成果,都会被推翻掉,那是灾难性的,物理大厦的坍塌,灾难性后果是无疑伦比的。
从1975年开始,数学家对杨·米尔斯方程进行了许多的研究,这些研究对于纯粹数学的发展,也起了推动作用,但是半个世纪时间,却是没有哪个数学家给出了证明。
而这一项工作,对于物理界是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数学界同样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也正是因为它的巨大作用,所以杨·米尔斯理论被列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