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开局推演,美利坚大亨 > 第121章 华工来了 (第三更,求订阅)

第121章 华工来了 (第三更,求订阅)(3/3)

目录
好书推荐: 不一样的控卫之路 薪王之旅从艾尔登法环开始 大佬从娱乐模拟开始 九霄龙皇 从兔瓦斯开始的半岛生活 诡传序法 妖孽小村医龙小山沈月蓉 团宠妈咪扑倒记叶熙霍薄言 一觉醒来回到地球 没想到我的技能竟然是

“就是,就是,不但要说官话,还要识字,要不然不但要罚站,还要挂牌子。”

说官话,是朱先海制定的规矩。在南华无论乡籍,必须要说官话。

近代华夏人在海外多习惯以家乡地域为界,各立山头,拉帮结派,不但互不交往,甚至水火不容,遇事互不援手,甚至有“同胞不如同乡”的说法,最后乡党之间的利益分歧,还被外国人利用、挑唆,进而导致华人内斗不断。

而所谓的“同乡”的核心就是语言!

这个年代的方言之隔远超过后人的想象,清末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觉民受伤被俘后,审讯他的两位广东官员完全不懂国语,林觉民也不谙粤语,所以林觉民就用英语慷慨陈词。

这是何等的滑稽?

自清末起,尤其是辛亥后,面对国家积弱,海外华侨因方言分歧,有如散沙,而且在西洋殖民者的挑唆下内斗不断,导致利益不断受损的局面,有识之士提出“做国人,说国话”,以说国语、兴教育来凝聚人心,这才有了后来,南洋华侨抱团游行,争取权益,一致对外的局面。

也正是因为这个历史经验,朱先海才会确定了官话原则——只有统一的语言才能把南华的华夏人拧成一根绳。

“挂牌子?挂什么牌子。”

“就是我爱说国语,不说方言的牌子啦。”

不等孙二喜说完,那边就有人大声训斥道。

“孙二喜,你们又扎堆方言了,把牌子给他们挂上,一个不落,全都挂上牌……”

原本气势汹汹的教官,话还没说完,看到站在那里的人时,双眼睁大,然后就立即立正敬礼。

“立正!预备团第二十三分队,分队李林川见过陛下!”

;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御兽王座 我对大清忠不可言 大清要完 地窖里的朱元璋 女穿之大理皇朝 亮剑:战神 帝王策权倾天下 鉴宝?这比抢钱的速度还快? 徒儿你无敌了,快下山去吧 奔现当天,你提通缉犯上门赴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