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堵死建奴的生存空间(1/3)
大明的商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资本家,有的经营饭店、酒肆、茶楼、鞋袜这些小生意的商人与粮食商人,盐商、以及江南资本巨贾完全不是一种概念。
可以说,大明朝的普通中小商人,地位是非常低下的,并不是谁都可以做东林党的太上皇。但是,愿意跟着刘明遇混的商人,都是那些没有后台,没有跟脚的普通商人,他们在明朝地位低下,不仅仅要遭受官府的盘剥,也要被江南巨贾的降纬打击。
为了生存,他们只能紧紧依靠着刘明遇。
他们在刘明遇上书请求重设四州十五县的时候,就知道朝廷一定会同意,毕竟,朝廷太穷了,有人愿意收拾烂摊子,朝中的文武大臣自然巴不求得。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商人就毫不迟疑就是招揽人手,准备各种器械,准备大干一场。
特别是晋州商人陈晋生,他是最早吃螃蟹的人,在宽河成立了第一家非刘明遇旗下的砖窑厂,这一年下来,他可是赚得盆满钵满,足足有两万多两银子。
除了按照百分之十五的比例,缴纳了三千多两银子,净赚两万一千余两,要知道如果在关内,他就算是开十年砖场,也赚不到这么多钱。
这货最早来到宽河找到刘明遇,并且带了从山西老家招募的四百多名会制作砖瓦的工匠,会烧窑的师傅。
在短短一个月,便有二三百位商人闻风而来,每个商人少则几十人,多则数百人,给大宁带来了大量人手和技术工人还有物资、设备。
到十二月二十五日,刘明遇派到东江镇招揽人手的船队回来了,基本上,除了船帆实在挂不住人之外,能站人的地方都站满了人。
东江镇自开镇以来,粮饷就从来没有过足够的时候,几十万军民,平均一年军粮不到二十万石,饿死人那是常有的事情。特别是刘家军和天雄军的崛起,朝廷那边又对此东江军不怎么热心,东江镇顿时陷入了饥荒,每天都有人饿死。
听说大宁都司重建,这边有大量荒地,正在招募流民,顿时应者云集,涌上船的人几乎将船给压沉了。
十几艘船出海一趟,足足带回了三千多人,个个都是面黄饥瘦,骨瘦如柴,让人看着就同情。
刘兴祚喝了一口,兴奋的道:“陈继盛那个老小子终于松口了,他还问咱们年前还能不能再跑一趟,给他们送点粮食棉布,至于人,除了作战的士兵,我们爱带走多少都可以!”
刘明遇听到东江镇的情形,不胜嘘唏。
朝廷对东江镇的态度越来越冷淡,所提供的军需越来越少,饥饿也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