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有些话还是藏心里吧(6/10)
为老十最大爱好也无非是玩游戏、吃,吃,吃!
身为好运来这东亚东南亚最大的连锁餐饮帝国继承人,是一个吃货属性长大的,很合理吧??
老六老七,从中学开始就是别说假日了,周末都能跑去勤工俭学,他们的勤工俭学方式还挺奇葩,当家教,从单对单家教,逐步发展为豫省郑市中学联考里常年的霸主。
五年来靠着人气,办培训班兴趣班,从文理科目再到歌喉、舞蹈、钢琴等等综合兴趣培训,声势远比赵安上中学时开厨艺训练班大多了。
赚的也挺多。
然后,老六老七赚的钱,全去做慈善了,自家学校的穷学生,附近学校的穷学生,或者有困难的孤寡老人什么的,那两位这几年赚来的钱,自己没花过没享受过。
甚至不求名!
学校或者郑市教育机构想要帮他们成名,奖励什么的,都是推了不要的那种。
面对想采访他们的正规传统媒体人或者自媒体,一样是否决,偶尔在网上火一下,小道消息流转中,都会熟练的引爆其他话题来给自己降热度。
他一直没确定去哪所大学读书,就是等老六老七的风向,反正不管他们双胞胎去哪读书,赵中肯定要避着。
不能和那对怪物哥哥念一所大学,他也一直闹不明白,那两位是几个意思??想当圣人呢?但不要名是什么操作?
他觉得六哥七哥有点假……
邱淑珍那个姨是怎么培养的啊?反正他私下里是有点膈应,他这种好吃懒做的仔岂不是被烘托的有点废??
反观歆姨家的老八、章敏家的老九,和他这个老十还能玩得不错,大家都是生日相差几十天罢了。
从老六到老十,年龄最大差值就是四十多天。
赵康无言以对,思索几十秒才开口,“他们追求的是自我精神世界的满足感吧,毕竟人和人的追求,梦想和理想,都是不一样的。”
“咱们家这环境什么都不缺,他们要是这样熬一辈子,还真是精神世界满足者了。”
老六老七那类人,从赵康以及赵中的角度来看,都有点不想亲近的意思,但这类人……从华夏创业再到七八十年代蓬勃发展中,其实很多很多。
说高了是信仰。
就不说太高大上的那些名字了,华夏成立以来,奔波四方建设新世界,一块块砖头和一个个螺丝,多得是这样的人。
今年,赵家新丁里足足五个读大学,就是从邱淑珍家里的老六老七,一直排到赵中这个老十。
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