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能赚钱谁还打仗(2/3)
姨,他们实力很强吗?”
暗夜军因历史遗留问题,主力一直在南疆,但为了提防封疆大吏有不臣之心,在西疆和北疆也都安排了人监视。
“二十年前,联盟军的实力堪比北蛮皇庭。”盛雪划出一条线和一大一小两个圆圈,“但现在,一大半国主都忙着跟镇国公打好关系。”
“西域这条商路打通后,大周与三十六国是双赢的状态,想不通的是少数。”
哪怕镇国公占大头,西域诸国占小头,那也比以前赚得多,过得好。
尤其近些年来,西域诸国皇室贵族对丝绸、茶叶、玉器等大周特产极为推崇,非常乐于用自家的香料、马匹交换。
有资源匮乏的小国皇族,还经常随着商队去京城打秋风,每次只要在洪熙帝面前说些恭维的话,都能收获些赏赐回国。
穆歆听得津津有味,暗道镇国公人虽风流,却无愧镇国二字,将西疆守得很好。
既会打仗又能赚钱,难怪林清焰富得不知人间疾苦。
只是这样以来,西域完全没理由与南蛮结盟,能好好赚钱生活,哪国百姓会选择卖命打仗?
问题又回到伊河部落身上:“耶尔兰到底是用什么说服,或者说引诱了其他四个部落?”
穆歆用一根木棍在地上画出十六个歪歪扭扭的圆圈,推演着各种可能性。
一路上,盛雪详细介绍了洪熙元年以来,南蛮各部落的变化。
除去投靠北蛮的炎和部落,差点被卫博衍灭族的乌尔曼部落,南境之外还有十六个有独立地盘、人口过万的大部落。
其中最大的就是伊河部落,原本的中立派之首,如今带着另外四个小弟部落向大周宣战。
剩下十一个部落中,有延纳部落和亚湖部落那样仇视所有异族的原始部落,也有积极与大周建立贸易的世俗化部落。
以玛清部落为例,他们年轻一代已经有人跟大周通婚,开始学官话。
临近的苍州刺史也想在南疆做出一番成绩,特意规定南蛮部落之人,不管是男子入赘还是女子出嫁到苍州,都能分到十亩口分田。
这对于大周百姓来说不算多,但对于不善耕种的南蛮人,有人发种子、送农具,到秋收时节还能稳定收获粮食,已经大大改善了生活。
在玛清部落和东石部落的影响下,赫连部落等观望派也逐步软化,像仰波金母女那样,哪怕不会说汉语,也知道来云城求医。
假以时日,南疆也可以出现大规模的贸易市场,让边境附近的普通百姓和平相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