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摆在面前的选择(2/5)
然我原来工作的那家厂规模小,也可能是资金不够上不起新设备。”
听完两人的回应后,许国思考了片刻便说道。
“这个事情我知道了,中型的炼钢设备无所谓,有现成的二手设备也行。前期我主要关注的是速度,要求是在地皮就位的情况下能够尽快安装投产。
总之钢铁厂的设备这方面的事情就拜托两位了,希望你们综合考虑,结合我们钢铁厂使用拆船的废钢作为原材料这一特点,设计一套最为可行的采购方案出来。
下面我们再来说一下原材料方面的事情,这方面就由周昌泉进行负责。
在钢铁厂投产之前,我希望我们的拆船厂能够先一步运作起来,所以在这之前我希望你能够先招募几个对拆船有丰富经验的老师傅。
总之先把拆船的团队给带起来,建立一套规范化的拆船操作规程,力争在拆船的过程中尽量减少工伤,增加效率。
并且在拆船的过程当中,我希望你能够收集好每一艘船的数据,为我们公司今后可能涉及造船业打好基础。
如果在此期间需要协助的话,你可以找孙可伦协助,他原来是机械厂的厂长,对于工厂的现场管理也是有丰富经验的。
当然孙可伦的主要职责还是去搜集一下现在香江市面上所需要的建筑用设备的信息,看有什么是不需要太大投入我们就可以做的。
当然也不要仅局限于这一点,我们今后也是要发展的,你也要分析一下有什么是我们今后扩大产能的时候比较适合的发展方向。”
听到许国说要收集好每一艘船的数据,为今后公司设计造船业打好基础,周昌泉顿时感觉自己的日子有了奔头。
他原来是富海造船厂的总监,到了香江后一直屈居在小船厂里混日子,造的是全都是些几十吨几百吨的小渔船。
现在虽然说只是拆船,但是从老板的安排中就可以看得出来,今后他很可能有这方面的计划。
当然这也可能是老板随口说说而已,毕竟收集资料也只是顺带的事,不过在周昌泉看来这也是个念想,起码能够让自己更心安理得的在这个拆船厂里拿着高工资。
所以说他在许国说话停顿的时候,便马上回应道。
“老板没问题的,我保证做到把每一艘船的资料都收集整理好。”
听到对方这样回应,许国就知道他对造船仍然抱有热情,于是进一步吩咐道。
“今后我们公司拆解的中大型船舶的关键受力节点处都可以保留一些样本,兴许以后设计时可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