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景昌帝的用心: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1/3)
第二日,景昌帝就下诏让三皇子信阳王回京。
苏怀瑾问唐清江:“按照表哥的谋划,王家只剩了一位尚书,陛下让信阳王回京是迟早的事。可迟与早是不一样的,为什么陛下现在决定让信阳王回京?”
唐清江说:“贤妃和李家急切地想扶持秦王,还想让王爷的人转投秦王,为此多次找过我与冯先生。”
苏怀瑾嗤笑:“可笑,秦王不过徒有其表,哪配跟王爷相提并论。”
唐清江倒是很轻松:“想来陛下也是这么认为的,一直没松口让秦王回京。李家愈发心急了,可能激怒了陛下,促使陛下让信阳王回京,压制贤妃和李家。”
苏怀瑾隐隐觉得不对:“李贤妃、李家和秦王压制我们广陵王一系,陛下让信阳王回京抗衡李家、秦王——倒像是陛下帮着我们似的。”
事实上,景昌帝就是这么想的,他并没有彻底放弃饶祈年,这些天搞出来的种种,就想玩“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那一套。
但唐清江和苏怀瑾都不领他的情。饶祈年已经够好了,是景昌帝认识不到的好,他本不必这么多苦的。
有些苦,吃得毫无意义。
唐清江目光冷漠:“因为广陵王旧部现在是陛下的人。王爷独自在虎威卫的‘看护’下,幽居边关呢。有王爷为质,广陵王旧部谁敢对陛下不忠?”
苏怀瑾有想杀了景昌帝了,可饶祈年在边关,还真不能,还只能效忠他!
这他娘的操蛋的帝王心术!
偏她挣脱不了,只能被帝王心术牵着走。
景昌帝隔着屏风偷听,知道她担心饶祈年,那她不给饶祈年送些东西,他又要生疑了吧。
于是,苏怀瑾派人满京城买银丝碳,将银丝碳全买光了,又买了许多木炭和石炭,装了十几大车浩浩荡荡出城去。
车队才到城门口,就被刘贤截住了:“杂家见过广安侯爷。”
苏怀瑾一脸便秘:“刘公公多礼了,公公今日不当值,出宫游玩?”
刘贤说:“杂家哪有心情游玩,杂家是来讨生活的。天寒地冻的,买不着炭火,你姐和你外甥女都冻坏了。”他指的是黄英和黄英的孩子们。
苏怀瑾低头骂娘,老狗皇帝,你不知道你儿子快冻死在西北的风雪里了吗?我送点儿炭火你也要派人来打劫!
苏怀瑾抬头微笑:“那可不行,我姐生在南方,肯定受不了北方的寒冬。我车上有些薪柴,姐夫若不嫌弃,不如给姐姐带回去?”
刘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