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第一百零九章(1/7)
借着太后迁新宫的喜意,&bsp&bsp康熙连续颁布两道圣旨,前脚加封阿娜日这个宣嫔为宣妃,在人皆以为从此之后便是七妃并立之时,&bsp&bsp又颁旨加封黛澜为贵妃。
这两个都是晋位,&bsp&bsp论理来说都是喜事,但想来无论佟家还是科尔沁都不会因此而感到有多高兴。
佟国维不高兴是正常的,&bsp&bsp这几个月他极力笼络黛澜想要再续父女之情,&bsp&bsp结果确实他被掀出旧事来狠狠参了一笔,然后黛澜便再没搭理过他,&bsp&bsp他便是想不到御史参他有黛澜的手笔在里头,&bsp&bsp也能感觉出黛澜对他的怨恨,&bsp&bsp如今恐怕正是满心的焦急,&bsp&bsp生怕黛澜晋了位立刻便针对他呢。
而科尔沁那边,&bsp&bsp阿娜日在宫内沉浮多年,一直寂寂无名,&bsp&bsp位份不高、恩宠不浓,只侍奉太皇太后、太后度日,&bsp&bsp那边难免憋屈。论理来说,阿娜日乍然得封,日后便列妃位,对他们来说是一桩极大的喜事,&bsp&bsp象征着天子对他们科尔沁部的看重。
可与一位佟佳氏出身的女子一同晋封,还被佟佳氏稳稳压了一头,&bsp&bsp这里头的寓意便令人不得不深思了。
康熙看似两个都抬高了,&bsp&bsp其实两个都敲打了。佟国纲想起弟弟和贵妃娘娘生母的恩恩怨怨,苦着脸叫他媳妇操持了几箱子好东西,做年礼送入了宫中给黛澜,&bsp&bsp不无缓和关系、示好之意。
科尔沁那边,如今蒙古在宫中只阿娜日一位高位嫔妃,康熙对阿娜日的赏罚恩眷便也代表着他对蒙古的看法,达尔罕王少不得与那些带着弯弯绕绕亲戚的叔伯兄弟们齐聚一堂,好好商量了一番这事,最终借着这股喜劲,年底蒙古进与康熙、太后与阿娜日的年礼足比往年丰厚了三分。
康熙安排给他们的、与噶尔丹喀尔喀事务相关的差事,也少不得战战兢兢地办完了,然后让养着的有文笔的文人好好地写出给康熙歌功颂德、抒发感恩崇敬之情兼回事务的折子,随年礼一起由晚辈恭恭敬敬地送入京中。
而康熙从头到尾,不过发了两道圣旨,每年多出两份花销罢了。
同时他还从封黛澜为贵妃上达到了对敏若的制衡目的,如今佟国纲与法喀走得愈近,他倒是没有什么挑拨之心,马上就要动兵了,朝中忠心于他的武将重臣愈是团结,对他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