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本宫可为女帝否?(3/4)
因此,本宫便请长庚先生先在工部任郎中一职,管辖新立之工业司。”
宋应星此前曾以举人身份做到亳州知州的位置,后来又被弘光朝廷封为兵巡道,但他并未上任。
无论是知州,还是领兵巡道差遣的按察使司佥事,都是正五品。
工部郎中也是正五品,于他而言并不算升官。
不过,宋应星对官职并不很在意,闻言先是跪谢领命,随即就问“不知臣这工业司要做哪些事?”
对于宋应星的任务,朱媺娖和郝光明早就商量过多次。
她道“长庚先生的任务只有两个,一曰‘人才’,二曰‘资源’。”
所谓“字越少,事越大”,为官多年的宋应星一听,就知道朱媺娖确实要交重任于他。
这反而让他更加振奋。
朱媺娖接着道“你到工部上任后,需留意那些如你一般,确实懂得实务的官员、吏员,只要并无太大的品行问题,都可以去结交,并记录在册。
后面,本宫可以将这些人,都调到工业司,助你做大事。
在得了官吏中你所需的人才后,下一个需要收揽的,便是南直隶范围内,乃至浙江、江西、江北等地方的工匠了。
你也不必太急,可以先从南直隶,甚至是应天府开始做起。
你要了解这些工匠的本领、生存状况等种种信息,编纂成册。
需知,若要以工业兴大明,这些工匠便是大明极重要的财富。”
说到这里,朱媺娖顿了顿,才继续道“至于说资源,可以放在最后去管。
其一,为各地官营的军器局、矿场、铁厂、造船厂,以及一些大的民间作坊,等工造场所。
其二,便是如铁矿、煤矿等天地所产的自然资源了。”
后面,朱媺娖还和宋应星详细交流了发展大明工业方面的很多事情。
看刘淑英在一旁呆着无事,朱媺娖便让她拿笔墨纸砚,对其与宋应星的谈话做摘要记录···
次日。
朱媺娖在武英殿接见了另外一位重要人物。
“草民黄道周参见监国千岁。”
武英殿内,一位头发斑白的老者一丝不苟地向朱媺娖行礼。
此人便是明末二周之一的黄道周。
“平身。”
朱媺娖让黄道周起身后,看过去,只见黄道周身高中等,精瘦偏黑,眉如剑,鼻峰如山,嘴唇略薄,即便年老,亦给人凌厉之感。
有诸内而形诸外。
从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