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落魄的匠人(1/5)
东京开封城中。
这里是城内最繁华的路段,石板铺就而成的道路足有十几丈宽,来往的马车川流不息,街道两旁是商铺林立,一派繁荣的景象。
街上吆喝的商贩,往来的马匹,路上逛着的行人,水面上忙碌的商船,无不在展示着这副北宋时期的壮丽画卷。
和《清明上河图》描述的一样,北宋时期的城市经济已经发展到了中国历史上的顶峰,如果不是后来的金人以及蒙元入侵,市民阶层应该会逐渐壮大……或许吧。
“可惜,这都是末日前的辉煌罢了。”
“吁!”
一个青年摇了摇头,手中的缰绳一提,坐下马顿时停了下来。
看了看附近身处和平之中的百姓,青年摇了摇头,这些平民恐怕还不知道,用不了十年,这里将会是一片人间地狱!
“董双大哥,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另一个青年也止住了马匹,语气疑惑道:“我怎么有些听不懂了?”
董双笑道:“没什么,我只是感慨感慨罢了,对了,唐斌,你对城内的铁匠铺打听的怎么样了?”
“情况不太乐观。”
唐斌摇了摇头道:“我昨天已经在城内十几家铁匠铺摸了个底,都称最近京城规矩严,不但大批量的兵器不卖,就连普通铁器也有严格的控制。”
“这么夸张?”董双皱了皱眉,又道:“那生铁呢?也没有办法采购到?”
官府对这些资源的控制倒是出乎了他的意料,根据朱武的建议扩充弓箭军,重步兵来剿匪,原来以为打造几百人的铁甲和长枪,弓箭能够办到,不想现在居然如此不容易!
唐斌没有说话,还是摇了摇头。
“买点铁哪有这么麻烦?”刘赟在一旁皱眉道:“记得我在高唐时候,高廉随便就能购买上百车的生铁,怎么我们买三五百人的装备难如登天似的。”
孙立双臂抱在胸前不屑一笑道:“我说你这家伙不愧是没当几年兵,大宋早就有规矩,生铁用处都有严格管控,尤其是对于地方官员武将,一旦大量打造铠甲,弓箭这两样东西,就被视作谋反,你这在高唐州怎么混得下去啊老弟。”
刘赟不服气怒道:“那高廉怎么能买那么多生铁也没人过问?”
“刘赟兄弟,你是真糊涂了。”董双上前拍了拍刘赟的左肩,笑道:“你忘了高廉是谁的人了?”
“啊……是啊……”刘赟在原地深思熟虑,后面的孙立跟唐斌在哭笑不得时,也有些无奈,这弄不到制式兵器,军队就得不到扩充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