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少壮派(3/3)
话外之意,笑着提醒,“反正他也要去汴梁求朝廷派遣援兵和粮草,刚好一起把事情做了。”
杨旭听了,眉头立刻迅速皱紧,“朝堂上,恐怕没人懂得水战。当年为了征讨南唐,所开凿的金明池,如今早就成了皇家内苑的一道风景,池上的水师,地位如同优伶。只在每年端午,才负责给官家和百姓表演一番,以示君王与民同乐。”
仗打得如此之烂,与大宋重文抑武的国策,肯定有脱不开的关系。
当年宋太宗两度北伐幽燕,虽然都宣告失败,但是,至少是宋军主动发起的进攻。
而现在,辽军已经杀到了黄河边上,大宋空有十八路禁军,却只懂得层层布置防御。从没有任何人提起,要主动向辽军发起反攻。
是大宋真的没有力气还手么,却也未必!
至少,从水战角度,大宋完全可是压着辽国打。
前一阵子,韩青带着几十艘船只,就能让辽国东路军望河兴叹。
如果泉州水师北上,以登州为军营,渡海袭击泥沽(现在的天津塘沽)。辽国自救都来不及,哪还有胆子继续在黄河以北扬武扬威?
然而,连区区一个地方兵马指挥使张守忠都能想到的主意,朝堂上从同平章事到参知政事,再到枢密使,居然没有一个人能想得出。
原因,也很简单。
毕自俨也好,王钦若也罢,都是文官,对骑战和步战,都两眼一抹黑,更何况水战?
寇准比毕、王二人略强,实际上强得也非常有限。顶多是胆子大,敢支持各位领军将领放手一搏而已。
这些事,杨旭当年不懂。而现在,随着阅历丰富,却越看越明白,同时也越看越郁闷。
正懊恼得恨不能挥剑乱砍一翻之际,耳畔却又传来了韩青的声音,不高,却让他心中又燃起了希望的火苗,“你到了汴梁之后,可以试试去开封府,找一下北院判官折惟忠和现任左军巡使杨文广。他们两个,一个出身于折家,一个是杨延昭之后。皆有直接向官家上奏之权。并且,甚得寇相器重。你们三个联名,应该会让官家和寇相注意到,大宋在泉州还有一支水师,随时可以派上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