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良心会痛(4/8)
自家丈夫和情郎,也去找几本书读读,也好在闺房当中,增添一些不同的味道。
如果没有穿越这档子事,光是人群中那些**辣都目光,就足以让汴梁来的太学生韩青感觉手脚都没地方放。
然而,换成了二十一世纪私家侦探老油条韩青,这点目光,威力就不值得一提了。
所以,面对乡亲们的品头论足,韩青丝毫不觉得紧张。大大方方地跳下坐骑,摆了个自认为最潇洒的姿势,把缰绳丢给身边的乡勇,随即,快步上台阶,穿正门,走到桌案后,抓起镇尺,轻拍桌案,“啪!”
“巡检升堂处理公事,闲杂人等退避!”立刻有当值的差役,扯开嗓子,高声喝令。
虽然比不得电视剧中县令升堂那般威风,却也令四下里,瞬间为之一静。
与二十一世纪城市百姓习惯寻找法院解决各种冲突不同,眼下的大宋,愿意打官司的人,其实像凤毛麟角一样稀缺。
寻常邻里纠纷,财产冲突,找族长或者村子里德高望重的长者,就能解决。
只有涉及到命案,或者超越了族长和长者们解决能力的案件,才会惊动官府。
而官府办案,也不会像电视剧中所演的那样,屁大的事情都得知县亲自出马。通常县尉、主簿和巡检,就能处理掉大多数案件。
只有涉及到凶杀、谋反、忤逆不孝等重大案件,或者冲突双方都是本县赫赫有名的士绅,才需要县令过问。
而县令在出马之前,早就有师爷和各房书吏,替他将案件梳理得七七八八,他本人,通常都是在走过场。
所以,韩青今天需要处理的公事,只有侯家村的侯张氏状告周家堡周癞子偷牛一案,妥妥的vip专场。
须臾,两个乡勇,将原告带到大堂之上。还没等韩青开口询问,侯张氏已经“噗通”一声跪倒于地,哭了个地动山摇。
“请巡检为民妇做主啊,民妇家里大小七八口,就指望着一头老牛过活。它是民妇家的顶梁柱,此番被人偷了去……”
“哈哈哈哈……”正堂外,哄笑声响成了一片。
看热闹的百姓不嫌事情大,一边擦着笑出来的眼泪,一边偷偷往前挪动脚步,唯恐距离太远,影响自己“欣赏”大堂内的精彩“演出”。
令他们吃惊并略感失望的是,新来的年轻巡检,虽然连胡子都没长,却表现得比四十岁的前任巡检陈平还要老到。
既不生气,也不着急,四平八稳地坐在书案后,耐着性子听侯张氏哭诉。直到侯张氏自己哭得没力气了,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