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打架脱鞋子很正常(3/6)
法力,世人冠以神字,以此来彰显其能力罢了,极致能够一念花开、一念轮回、形神不灭、万法不侵,还需要在尘世温养自身,一次又一次提升自我。
洛秋又脱下鞋子,一边打一边骂:“孙贼,你那是什么眼神?看不起本皇是吧?本皇就是个凡人,咋的?不服来辩?”
“你怎么知道我的想法?难道是读心术?”
吴坚开始后悔了,就在人群中看了你一眼,没想到是个狠人。
一想到洛秋会读心术,立刻处于无念无想状态。
“咋的?有意见啊?”
读取心声是一种超能力,算不上神通,想要跟佛教他心通和道教耳神通一样,那是不可能的。
他心通便是能够知晓世间一切生物的心声所想。
耳神通能洞听天上地下,四面八方,一切音声,元不悉闻,人天禽兽,喧飞蠢动,一切众声闻悉,晓了分明。
修得六通之境,就能耳听仙乐之音,目视万界山河,心明万卷千经,能知前生根本,性同天地日月,预晓未来休咎,大地乾坤,如在掌中,意念未起,了了先知,意念未萌,了了先觉。
世间修行可分两种,一是加诸己身,一是修持己身,能做到朝游北海暮苍梧,就已经几乎仙人,或者干脆把层次放低一点,便是仙人。
无论是荒山还是水月河系,都没有谁能够达到,否则洛秋也不要那么麻烦了,直接抓起龙仔的尾巴就到家了。
修持己身者,一种形体上的修行,讲究四肢百骸、五脏六腑、自身小宇宙,一种是思维智慧的升华,忘却形体的束缚,好比释迦摩尼在菩提伽耶一棵毕钵罗树下,经跏趺坐,静思冥索,最后终于觉悟成佛。
洛秋看过一本叫做《大道初音》的书,是一个叫做丹华真人所著,同样是修持己身,以口舌身意鼻、耳目精神气十蕴为妙,每一蕴都表示一种境界,每个境界都蕴藏着无限大的潜力。
《大华经》云:“初曰通炁,次曰通灵,终曰通真,万通成神,道备登宸,眼耳鼻舌身口意,七觉通达,返乎元初,性真圆融,八识不生,气和道立……”
当然,丹华真人突破不止十个境界,最后更是证得大道,比之释迦摩尼也不逊色。
世人能有五蕴通全,便算入神通之境,以神通之力驾驭五神通就可以随心所欲而不如意。
洛秋在廬山也不是闲着,十蕴上都有所建树,或者说是雨露均沾,因为十蕴人人都拥有,只分有没有觉醒。
纵然不觉醒,普通人都能掌握皮毛,佛门就有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