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省城来信(2/3)
忽然有女声接腔:“三天吃不下一格米!”
重生之后,孙朝阳记性好得很,不但读过的书,就连几十年来发生过的很多事都记得。
招工考试考语文和数学两科,语文的作文题目是《我爱某某某》,分值二十。如果提前知道,提前准备,拿个十七八分不成问题。当年录取线是三十分,也就是说,只要作文过关,基本就算是上岸了。
可就这区区三十分,好像龚建国当初也没够上,又当了两年小集体职工,才解决了正式工编制问题。
孙朝阳可不是道德家,能帮自然顺手帮了。
洗完澡回家,老娘已经做好的晚饭,老爹则上中班,要夜里才回家。
一个邮递员骑车进大杂院:“孙朝阳,挂号信,签一下字,送了你这里我就下班。”
信是《青年作家》编辑部发过来的,写信人是一个叫肖轻云的,自我介绍说是孙朝阳的责任编辑。
信上大约谈了谈孙朝阳发表的《棋王》,对小说的成功表示祝贺,又说她刚调到青年作家社,名下就有孙朝阳这样的优秀作家,很荣幸很开心,很有成就感。希望三石同志继续创作,为人民为读者奉献出更多优秀作品。
另外,《棋王》已经造成了不小的社会影响,不少读者写信来社里,提出自己宝贵的意见。读者的支持,是我们工作的动力,也是对作家的鞭策和鼓舞。因为来信实在太多,没办法转给三石同志,如果您有空,能否来蓉一趟将信件取走。另外,有些读者来信也要回复。
最后,肖编辑在信尾说:“期待和三石同志的见面,祝好!”
孙朝阳倒是有心去一趟省城,他立志成为着名作家,以后靠笔杆子吃饭,编辑那边肯定是要沟通的,至少也得混个脸熟。
作家和编辑是合作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拴在一起的。大家合作愉快,私人关系到位,彼此都可以资源互补。
中国,说到底是人情社会,八十年代尤其是这样。
至于去取信,回复读者,也就是个由头,几封信也没多少,到时候揣兜里带回来就是。
吃饭的时候,孙朝阳把这事给母亲杨月娥说了说。
杨月娥:“去,必须去拉拉关系,没路费妈给你。”
孙朝阳《棋王》一书的稿费被老爹没收了,他自己也没什么消费欲,平时不花钱的。
孙朝阳点点头:“也就是五十公里不到,几毛钱车费,旅馆两毛一晚上,办完事第二天就能回来,我手头还有几块钱,够用。对了,马上就是招工考试,我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