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野蛮生长的年代(3/3)
四川农业大学校区的一座研究所里,杨彬放下电话,回到实验室。
他今年三十来岁,国字脸,看起来高大英俊,就是脸色有点苍白。
实验室正在做玉米的选种,到处都是玻璃器皿,器皿营养液中生了好多苗。
一个同事担忧地看着他:“杨彬,你脸色不太好看,注意加强营养,天天吃青菜豆腐,人受不了。刚才是嫂子从美国打来的电话吗?”
“你当我愿意吃青菜豆腐,那不是没办法吗?妈的,真的要成饿殍了。”杨彬脸上全是戾气:“那边的情况你也不是不知道,光学费就要了老命,还有生活费,难道我眼睁睁看着婆娘完不成学业?”
原来,杨彬的老婆也是农大老师,现在不是出国热吗?死女娃子也不知道着了什么魔,天天喊着要出国留学。因为不符合公派标准,就自费出去了。
这一出国,除了把孩子丢给公公婆婆之外,还把家里搞得精光穷尽。
光去的机票就要花掉一年的收入,然后是六十美刀保证金,然后是学费,还有生活费,都是天文数字。
老婆在国外虽然可以勤工俭学,但还是不够,需要家里寄点过去。
杨彬每天眼睛一睁开就想着老婆,想着钱,都快疯了。
听到同事问,他发泄完心中的怨气,道:“老刘,诸嵇那家机械设备厂上次过来留下的资料还在吗,找出来给我。”
诸嵇最近一两年民营业企业爆发式增长,现在全国各地满大街都是浙江人在搞推销,简直就是鸡毛飞上天。那边最多的是生产水泵的乡镇企业,一家五六口人就敢搞一个厂,质量嘛,也就那么回事。雅安这边的农机公司就进了许多水泵,有清水泵,有污水泵,有潜水泵,农民有用了之后都说“崴”反正使着使着就会坏掉。
接到投诉,诸嵇厂家也不废话,坏了我们不维修,给你换新的就是了。
换了新的,还是坏。
市场经济初期,一切都在野蛮生长。
杨彬拿到资料看了看,又跑去办公室给对方厂家挂了个电话,那边对这事很感兴趣。
……
农大那边且按下不表,孙朝阳他们也到了要交新书大纲的时候。
好头疼。
于是,相熟的作家编辑们就聚在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