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赵渊出山(3/3)
洛阳,千年古都,历史上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洛阳,南临伊阙,北靠邙山,东有虎牢成皋之险,西据函谷、崤渑之隘,四周有关山险隘,自古就有“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之说。虽然历经毁建,但今日的洛阳城,依然是天下有数的雄城
弘治中兴以来,洛阳也恢复了往日的繁荣,来往人流与马车,可谓是比肩继踵。
赵渊骑着毛驴穿过丽景门,来到城门边上的一个酒楼中。
酒楼的名字很俗,名为满堂福酒楼。
这酒楼并不是华山的资产,赵渊只是纯粹歇歇脚,听听江湖最近发生的各种大事。这几天,赵渊一路走来,零零散散听了不少东西,但不全面。
“华山派招收弟子了。大家家里有合适的子侄,可以送到华山派去啊!”
“华山派有什么好的!太远了,还是嵩山派好!离着近,想看孩子的时候,走几步就到了。”能说这话的,估计没有什么见识。
“你懂个啥!我们河南府,最好的就是送少林寺,不过少林寺已经封山,不收弟子了。其次就是华山派。要是以前,嵩山派也行。不过跟现在的华山派一比,那就没得比了。
现在的华山派有武林第一高手,当今圣上亲封的清虚玄妙真君。想我大明开国以来,也就是武当的张真人被敕封为韬光尚志真仙,下一个就是如今在世的风清扬风真君。”
“你又比别人懂的多了!即便是跟少林比,华山派也是不觑的。
少林虽好,毕竟是俗家弟子,要想获得真传,就必须出家。这谁舍得啊!但华山派不一样,华山派不需要出家。要我选,即便少林不封山,我也不会让子侄去少林当和尚的。”
开口说的是一名老者,身穿华服,看样子身价不菲。
周边的人一听,都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少林怎么都好,就是出家当和尚不行。很多人家就靠着这些男丁传宗接代,当和尚是万万不可。不当和尚,又不能获得真传,着实令人不爽。
“华山派其实也不远,骑马就一日的脚程。”
“现在华山派人丁不旺,去了还能有个好机会,等过个十几二十年,华山派壮大起来,就没有现在的好事了。”
赵渊看着酒楼中这些有预谋的发言,便知道,这都是华山派搞的小动作。
不过,这效果很好,在座的江湖众人,听了之后,一个个都心动不已。华山派要想在河南府增加影响力,最好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跟河南府的这些大大小小的武林世家联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