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莽夫 > 第275章 倭国银矿

第275章 倭国银矿(2/4)

目录
好书推荐: 我在大唐当驸马 海贼王的副船长2 离开渣男后我又行了 我,天煞孤星,爱好交友 港综:开局一人砍翻一条街 大唐:让你镇守孤城,你拓疆万里 诸天无限,从帮超人谈恋爱开始 二周目崩档后,前任不对劲 美漫:我体内有一座神级兵工小镇 华娱,这个跨界有点离谱

,文臣缙绅都是不可或缺的。

当然,相比于太祖高皇帝这种暴君独夫,他们自然还是更加希望每一任大明皇帝都最好是弘治皇帝这样的圣君贤主。

然而,现在情况却完全不同了。

因为正德皇帝正在解除藩禁,正在引宗室成员入朝!

据闻那宁王朱宸濠已经开始着手筹备宗室大考了,等这些宗室子弟通过了大考,不管是习文还是从武,他们都可以顺理成章地步入仕途为官为将,这也就意味着宗室藩王入朝是有传承存在的!

文臣缙绅为什么可以把持朝政?

因为他们不可或缺,因为他们存在传承,因为武将勋贵没有传承!

基于兵权这个敏感的东西,武将勋贵的晋升条件是极其苛刻的,皇帝自然也不可能给他们留下传承道路,以致于某支战兵沦为某个武勋世家的私军。

武将勋贵唯一的传承,可能就是科举之中的武举了。

然而相对于文科举,武科举较为不受重视,大明朝的武举创制甚早,但制度一直没有确定下来,时而被废,时而恢复。

直到成化十四年,成化帝才根据太监汪直的建议,以文科为例,设武科乡、会试,说白了这也是成化帝为了制衡文臣缙绅而采取的手段。

可到了弘治六年,朝廷定武科六年一试,先策略,后弓马,策不中者不准试弓马。

说句可笑的话,在这大明朝参加武科举,这些武夫不但要饱读诗书,而且还得有文采做出策略,“先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把军事谋略置于军事技术之上。

如果在答策的笔试中不及格,如果你写不出一篇好文章,便不能参加武试,更别谈什么高中武举人了。

这武举初期的笔试考三题,试策两题,另一题论考四书。

说得直白一点,成化帝想要扶持武将勋贵,所以重视武举将其彻底定制,希冀着能够借此挑选武将人才对抗文臣缙绅。

然而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想考武举那可以啊,先饱读诗书再说吧,写不出一篇好文章来,你连展现武艺的资格都没有,自己滚回去舞刀弄棒去吧!

这民间武夫大多都是些目不识丁的粗鄙莽夫,他们拿命写都写不出来什么锦绣文章,甚至可能都写不出来一句完整的话,所以自然是不可能来自取其辱的。

再说了,要是人家当真饱读诗书,要是人家真有这谋略策略,那还考什么武举人,去考文举高中进士状元的什么不香吗?

要知道大明军事职位多半由世荫承袭,比如卫所将领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御兽王座 我对大清忠不可言 大清要完 地窖里的朱元璋 女穿之大理皇朝 亮剑:战神 帝王策权倾天下 鉴宝?这比抢钱的速度还快? 徒儿你无敌了,快下山去吧 奔现当天,你提通缉犯上门赴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