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第一莽夫 > 第274章 一场闹剧

第274章 一场闹剧(1/3)

目录
好书推荐: 我在大唐当驸马 海贼王的副船长2 离开渣男后我又行了 我,天煞孤星,爱好交友 港综:开局一人砍翻一条街 大唐:让你镇守孤城,你拓疆万里 诸天无限,从帮超人谈恋爱开始 二周目崩档后,前任不对劲 美漫:我体内有一座神级兵工小镇 华娱,这个跨界有点离谱

宗室造反,关中大震,内外危惧。

尤其是朱还让心腹谋士孙景文作檄文、命令,抄写数百份,指责正德皇帝朱厚照昏庸无道,先重用权阉刘瑾祸乱天下,又重用酷吏汤昊肆意迫害忠良,并且传檄四方诸镇,称自己作乱是要清君侧。

这就是寻常所说的大义名分了。

自古以来,唯名与器不可假人。

一如当年太宗文皇帝起兵靖难之时那般,建文皇帝朱允不只是太祖高皇帝钦定的王朝继承人,更是出身嫡长一脉,所以建文皇帝就代表着正统,而燕王朱棣以藩王支脉逆伐主脉,本身就不得人心,违背了天下共认的礼法制度。

而燕王朱棣寻找的大义之名,则是太祖当国时留下的一条靖难遗训。

太祖朱元璋当国时,恐权臣篡权,规定藩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举兵清君侧的权利!

《皇明祖训》中明确写有:“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

燕王朱棣正是以此为理由,指责建文朝臣齐泰、黄子澄为奸臣,须加诛讨,并称自己的举动为“靖难”,即靖祸难之意。

故而朱棣的口号是“清君侧,靖国难”,这其中“靖难”代表平定祸乱,平息战乱,扫平奸臣之意。

不过,太祖高皇帝的成法中还有一条,也就是给这条靖难遗训增添了限制条件,那就是皇帝先召唤藩王,藩王才能起兵,且成功铲除奸臣后,要五日之内离京。

所以,“奉天靖难”只不过是燕王朱棣想要夺取皇位的一个借口与理由罢了,也是他想要堵住天下悠悠众口的一个大义名分。

事后燕王逆伐主脉成功,燕藩一系也因此成为了主脉,经过这数十上百年的稳固统治,朝野上下早已经认可了他们这一脉的皇室正统身份。

而此刻朱面临着跟太宗文皇帝朱棣一样的处境,既然要起兵造反那就必须率先占据大义名分,朱选择的大义名分却不是“靖难”而是太祖遗训中的“清君侧”!

之所以不是“靖难”,是因为太宗文皇帝自己就是这么夺得天下,所以对后世子孙立下了严苛规矩,宗室藩王但凡大敢有借口“靖难”称兵者,视为谋逆叛乱,天下共击之!

朱也算是个聪明人,身旁还聚集着孙景文、孟彬、史连这些儒生谋士,哪怕里面没有什么出彩的顶尖谋士,可至少也是读过诗书识过字的,所以直接照搬燕王朱棣谋逆造反所为,那自然没有什么问题。

伴随着安化王朱造反一事传播开来,天下都为之震动不安。

再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御兽王座 我对大清忠不可言 大清要完 地窖里的朱元璋 女穿之大理皇朝 亮剑:战神 帝王策权倾天下 鉴宝?这比抢钱的速度还快? 徒儿你无敌了,快下山去吧 奔现当天,你提通缉犯上门赴约?
返回顶部